搶攻全球細胞代工商機 三顧攜手日立打造全臺首座「細胞工廠」

三顧總經理唐洪德。(圖/三顧提供)

記者姚惠茹臺北報導

三顧(3224)與日立集團正式簽約,計劃今年底在竹北生醫園區興建全臺首座「細胞工廠」,共同搶攻全球細胞代工商機,作爲日立集團跨足再生醫療領域專業代工廠,力拚3年完工,成爲日立集團在全球佈局的第七廠,同時也是亞洲最大的細胞工廠。

三顧成爲日立跨足細胞治療領域重要夥伴三顧總經理唐洪德表示,日立集團近年跨足再生醫療領域,從2017年收購美國超過20年曆史的細胞工廠,接着2018年在日本橫濱複製國際標準的細胞工廠,並在2019年再收購德國擁有20年的歷史的細胞工廠,看中的便是細胞治療的趨勢商機,並快速地展開全球佈局。

唐洪德指出,雖然歐美日在再生醫療領域擁有領先法規技術、產品,但日立集團看中臺灣的醫療環境水準,開始將全球佈局的觸角伸到臺灣來,並在因緣際會之下,透過臺灣生技大展介紹參觀三顧在汐止的細胞工廠,發現三顧技轉自日本CellSeed細胞層片技術的東京工廠就是日立興建。

唐洪德分享,正因爲這樣的機緣,日立首選三顧爲亞洲第一個合作對象,主要看中三顧在臺灣佈局完整醫院通路及專業細胞代工技術、人才,再加上日立集團的設備、資金與國際藥廠的資源協助下,導入自動化生產與智慧化製造系統,雙方決定在竹北生醫園區興建細胞工廠。

▲三顧總經理唐洪德。(圖/記者姚惠茹攝)

全臺首座細胞工廠放眼東南亞唐洪德表示,三顧與日立攜手打造的全臺首座「細胞工廠」,主要座落於竹北生醫園區,佔地1300坪,規劃地板面積達7000坪,由三顧與日立雙方合資興建,完成設計規劃之後,預計今年底動工,最快3年就可以完工落成,以臺灣作爲基地,放眼整個東南亞市場

唐洪德指出,細胞工廠的特點就是要接近市場,因爲必須滿足客製化需求,同時降低運送生命週期短及成本的問題,而日立在美國、日本、德國總計擁有六座細胞工廠,選中臺灣興建日立具有國際標準的第七廠,將成爲日立佈局細胞全球供應鏈的一環。

唐洪德分享,截至2019年底,全球有1066件執行中的再生醫療臨牀試驗,其中689件已進入臨牀二期、三期,隨着臺灣《特管法》開放,這次與日立聯手打造全亞洲最大的PIC/S GMP國際標準細胞工廠,可望正式跨入再生醫療的專業代工版圖,承接國際藥廠的委託代工。

三顧營運動能三頭並進營運動能方面,唐洪德表示,三顧獲衛福部覈准通過的膝蓋軟骨細胞層片,已經正式在高雄義大醫院收案,並有與三顧合作申請膝蓋軟骨細胞特管法的醫院,像是北醫附醫花蓮慈濟高雄榮總,還有彰基、新光、敏盛等指標教學醫院也將陸續遞件申請,未來可望在北中南收案挹注營收穫利。

細胞工廠方面,唐洪德指出,根據日本經濟產業省預估,全球再生醫療產值在2050年規模將達到3800億美元,市場潛力龐大,而且以亞洲來說,雖然日本也有細胞工廠,但是生產成本是臺灣的兩三倍,成爲臺灣最大的優勢,並將做爲三顧細胞層片的重要產能,同時由日立引進國際客戶

此外,唐洪德分享,細胞治療通常都是一個療程,因此衍伸出細胞儲存的問題,而衛福部就正在討論相關的《特管法修正草案》,待法規通過之後,三顧將以日立領先全球的細胞製劑技術,積極爭取細胞儲存業務,打造細胞工廠的一條龍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