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忽健檢拖成晚期肝癌 二線標靶讓癌細胞「停止生長」

醫師幫B肝帶原者腹部超音波檢查。(圖/資料照/肝基會提供)

記者嚴雲岑臺北報導

67歲的李先生是B肝帶原者,因輕忽定期健康檢查,被發現罹患肝癌時已是晚期,經過一連串的肝動脈栓塞治療、電燒治療,甚至是一線口服標靶藥物,肝細胞仍然持續擴大,所幸服用衛福部今年9月通過的第二線口服標靶藥物後,癌細胞終於獲得穩定控制,體力也有大幅進步,終於能夠迴歸職場繼續最愛的工作

臺灣肝癌醫學會理事長林錫銘表示,過去的10年來,晚期肝癌患者,都只能仰賴一線口服標靶藥物治療,當腫瘤產生抗藥性後,患者就會面臨無藥可治療的困境。今年4月美國FDA覈准晚期肝癌第二線「口服標靶藥物」,衛福部也於今年9月審覈通過。他強調,第二線口服標靶藥物的出現對於晚期肝癌的患者意義重大,約有3成服用第一線標靶控制不佳的晚期肝癌患者,有望進入第二線用藥治療

▲輕忽健檢拖成晚期肝癌,二線標靶讓癌細胞「停止生長」。(圖/公關提供)

肝癌一般分爲四個期別,臺北榮民總醫院胃腸肝膽科黃怡翔主任表示,早期又可被區分爲0期以及1期,患者腫瘤大小不超過三公分,則可以手術切除的方式治療;中期判斷的標準爲腫瘤超過3顆、或3顆腫瘤超過5公分者,可採動脈栓塞方式進行治療;若栓塞治療效果不佳、腫瘤已侵犯到肝內血管,甚至已經轉移至肝臟以外的晚期患者,可採用口服標靶藥物治療,延長存活期;而末期的患者,肝功能理想,通常以保守、支持的治療方式,儘可能減少患者疼痛不適感

黃怡翔提到,晚期肝癌第二線口服標靶藥物是一種多激酶抑制劑同時具有抑制血管新生、腫瘤增生及腫瘤轉移的效果,控制腫瘤細胞生長。經國際臨牀研究試驗結果發現,服用第一線口服標靶藥物,再加上第二線口服標靶藥物的晚期肝癌患者,平均整體存活期達26個月,且可降低近4成的死亡風險,相較於以往僅用第一線口服標靶藥物治療的患者,有效延長存活期並延緩疾病惡化。

最後,黃怡翔說明,治療過程中難免出現副作用,第二線口服標靶藥物與第一線口服標靶藥物的副作用並無太大差別,多爲手足皮膚反應,常見的症狀手腳起水泡紅腫等,但這些副作用多數都有因應對策並可提早預防,病患無須太過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