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職網臺灣綠能人才排全球41名 成長數落後奈及利亞

工研院舉辦綠能人才菁英論壇,邀請產官學一起分享電力產業動態人才需求,linkedIn臺灣資深客戶經理顏淑芬人在香港,透過視訊方式與在場來賓分享資料庫綠能專業人才排名。(圖:王玉樹攝)

臺灣亟需更多綠能人才!最大職場社羣平臺linkedIn今天在工研院「綠能跨域創新,新世代人才菁英論壇」上,分析全球綠能人才供需趨勢,表示依據綠能人才關鍵字搜尋,臺灣綠能人才數排名41名,成長幅度還低於奈及利亞專家呼籲產官學三方對接,加速相關人才培育

linkedIn擁有2400萬職缺資料,linkedIn臺灣區資深客戶經理顏淑芬表示,根據工研院提供的綠能關鍵字與服務於工程管理等,統計到今年11月底止,共有55萬符合條件的綠能人才,前五大國家分別是美國、英國、印度加拿大西班牙

臺灣在全球排名爲41名,若以人才成長速度來看,亞洲綠能成長最大爲孟加拉泰國馬來西亞等,歐洲則有奧地利德國芬蘭與塞爾維亞。,非洲的奈及利亞則是成長最快前十,臺灣則呈現負成長。她分析,可能與人才移居海外或離開綠能的領域有關。

她指出,綠能人才未來的機會主要在再生能源、環境、公用事業電子製造、工程領域。全球綠能專業更多聚焦在能量效益與永續工程,但需具備大數據與資料分析技能,則是不分全球與臺灣的共同趨勢。

考試委員臺北科技大學電機系講座教授立德呼籲,目前電機系投入電力的學生不足,電力人才培育急迫。除必須增加電機系電力組的學生比例,工研院與學校共同努力外,經濟部能源局也應成立動態需求平臺與產業界直接對接,產官學三方來加速人才培育。

達德能源法務人資總監申心蓓則強調,再生能源人才需求非常急迫,人才再進入產業界後,還可以再透過導師制度手把手帶領,協助培育。工研院產業學院執行長電網學校周怡君說,成立電網學校後發現,產業界有很多人員訓練需求,看到海底電纜產業也把員工送來,說要進軍綠能產業。

論壇主持人中山大學教授盧展南指出,工研院在電力人才培育上花了不少心血,過去兩年號召師資成立電網學校,開設了豐富的課程進行人才紮根的工作。臺電副總徐造華以自家員工消長說明,預估未來三年大約會退休3700人,也就是會有相對等職缺,領域如智慧電網再生能源與相關領域都需要。但這些人才不能單獨靠臺電,需要一種即戰力的人才,進來就要馬上能夠用,需要在職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