羣益期多箭齊發 獲利拚重返榮光

羣益期近4季營收、EPS表現

羣益期貨(6024)董事長天山指出,隨槓桿交易香港據點、LME、海期期經全委顧問訂閱等業務成長,今年全年獲利力拚重返2019年水準,且明年營運機會較今年更上一層樓;羣益期貨自結今年前三季累計稅前獲利達6.15億元、每股稅前盈餘(EPS)3.08元。

羣益期17日舉辦法說會,孫天山表示,國內外央行降息公司利息收入大幅減少,惟羣益期前三季各項主要經紀自營業務仍穩健成長,加上槓杆外匯保證金業務動能十足,尤其槓桿被視爲羣益期二次成長的重要動能。羣益期貨近20年來維持單月獲利,總體經營績效合併稅前損益累計前三季獲利較去年同期成長8.8%。

孫天山指出羣益期五大策略,包括內轉外:眼光轉向海外更多商品;現轉期:現貨客戶轉來期貨,尤其目前行情波動加劇,避險更爲重要;外引內:藉香港據點與全球接軌;靜轉動:靜止戶轉動用戶;空與實:現貨結合期貨等。

羣益期貨今年下半年成立新單位數位增長處,孫天山表示,將全力發展金融數位升級,以使用者中心,增長交易體驗、提供投資情報、建立社羣投資生活圈朝向全方位智慧金融數位服務目的就是要將更好的產品及使用者的體驗,提供到客戶端,突顯品牌價值服務的核心經營理念

根據期交所資料,今年到11月底,臺灣期貨市場累計交易量已達3.09億口,有機會挑戰歷史新高紀錄。孫天山對2021年經濟看法審慎樂觀,他表示,在後疫情時代,是危機也是機會的出現,綜觀國內外期貨市場只要波動擴大,避險需求也會同時增加,而臺灣期貨市場今年交投熱絡應會持續,交易量有機會再往上走高,對期貨業明年總體營運效益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