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兩岸交流被阻斷 北京臺研學者:將形成大陸「武統」條件

廈門環島路上,一國兩制統一中國標語。(圖/視覺中國)

記者陳政錄北京報導

香港示威臺灣大選鄰近的背景下,兩岸關係更爲激化對立,面對民進黨改推反滲透法」和強打統戰議題,北京臺研學者李振廣說,這樣的傷害,即使選後說兩句好話,也很難抹平,與此同時,若民進黨達成幾乎阻斷兩岸各種形式交流目的,「和平統一的希望就沒有了」,將讓大陸轉爲以武力解決臺灣問題

針對近期兩岸關係動盪, 北京聯合大學臺灣研究院院長李振廣日前接受《ETtoday新聞雲》採訪時表示,以間諜案和反滲透法來說,確實在每一次臺灣面臨重大選舉時,民進黨都會操作類似議題,對兩岸關係有直接的傷害,也把兩邊民衆感情隔的越來越遠。

▲北京聯合大學臺灣研究院副院長李振廣。(圖/記者陳政錄攝)

他舉北京過去希望蔡英文能完成「未完成的答券」爲例,現在已經沒有這種說法,原因在於兩岸關係的撕裂造成後,已難抹平,導致當前兩岸關係雖不至於到1995、1996年「臺海危機」時的低點,但不排除有「重大風險。」

李振廣直指重點風險的關鍵因素,其一在於蔡英文的副手賴清德,因爲相比蔡一方面說「維持現狀」,一方面推行「去中國化」、「反共」等行爲,賴更爲直接,挑明自己是「務實的臺獨工作者」,且因他擔任要職(前行政院長、副總統候選人),因此賴發聲時,陸方一定得有所舉動、做出迴應,那將有可能進一步惡化兩岸局勢

所以他說,「不論選前、選後,蔡英文能不能讓賴清德『閉嘴』,將會是穩定兩岸關係中,一個很重要的因素。」

▲蔡英文、賴清德登記參加臺灣2020總統大選。(圖/記者屠惠剛攝)

李振廣進一步分析,大陸當前方針仍是以推進「和平統一」爲主,並做好「反臺獨鬥爭」的準備,而要達到和平統一的重要條件,就是能繼續推動兩岸交流。因爲儘管和平統一無法一蹴即成,但有交流,陸方會認爲兩岸纔有「支撐點」。

李振廣說,民進黨目前的作爲,包括國安五法,和先前的中共代理人法,到現在的反滲透法,意圖很明顯,就是讓兩岸交流切斷,讓大陸與臺灣「脫鉤」,這對大陸來說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想要兩岸一家親,但現在不讓」,結果是大陸對臺灣,只剩下「非和平方式。」

坦言,大陸若推動非和平方式,達到兩岸統一,國際上的阻力一定會有,包括來自美國西方國家,「那就要看大陸的決心,跟臺灣執政者態度了。」

時間遲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