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基金公司自掏腰包21億認購旗下產品

(原標題:上半年基金公司自掏腰包21億認購旗下產品

證券時報記者 曹雯璟

基金公司通過自購宣示對市場態度,進行前瞻佈局。今年以來,有63家基金公司申購自家基金168次,總金額達到21.85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10%。

建信基金6月28日公告,以自有資金近2.7億元申購旗下建信裕豐利率債3個月定開債,自購份額佔基金總份額的4.38%。這個是今年上半年基金公司自購行爲的一例。

整體來看,統計顯示,截至6月29日,今年以來共有63家基金公司申購自家基金168次,淨申購總額達到21.85億元,而去年同期基金公司的自購金額爲19.69億元;其中,自購超過5000萬的有9家,4家的自購金額超過了1億元。

上半年自購金額較大的還有天弘基金,已動用自有資金2.2億元申購旗下基金。其中,天弘益新A獲6001萬元自有資金申購。國泰基金上半年用於自購的資金量也接近2億元,尤其是6月份就自購了6次,金額達6000萬,包括國泰中證細分機械設備產業主題ETF聯接A、國泰中證環保產業50ETF聯接A、國泰中證全指軟件ETF聯接A等6只ETF品種

工銀瑞信基金年內自購金額也有1.9億,涉及旗下6只基金。其中,工銀創業板兩年定開A和工銀聚利18個月定開兩隻基金的自購金額分別爲6000萬元和7000萬元。此外,永贏富國華安華夏西藏東財等5家基金公司的自購金額均超過了5000萬元。

次數來看,天弘基金是年內自購次數最多的基金公司,共申購旗下基金30次。其次是國泰基金、創金合信基金和工銀瑞信基金,上半年的申購次數分別爲12次、8次和6次。

上海一位中型基金公司權益類基金經理表示,基金公司購買自己產品長期持有,對基金投資人而言傳達了兩個方面信息:一是對A股市場的信心,二是與基金持有人利益保持一致的誠意。

從基金公司自購的產品類型來看,年內基金公司自購方向以權益類基金爲主,股票型基金5.25億元、混合型8.93億元,合計14.18億元。同期,基金公司自購債券基金合計7.65億元。

基金公司動用自有資金,自然會有一套嚴格的挑選標準。上海一中型基金公司權益投資主題組投資總監介紹,選擇要自購的基金,主要考慮幾個條件,首先產品回撤要小。自有資金投資的目標是穩健增值,儘量做到“不虧錢”;二是不要定製產品;三是規模要合適。根據資金的大小,選擇相應規模的產品,一方面滿足持有人佔比的規定,另一方面也要避免申贖對基金運作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