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自貿區上路 吳中書:臺灣自經區要再加把勁

吳中書認爲,比起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臺灣的自由經濟示範區「要再加把勁」。(圖/記者林信男攝)

記者林信男/臺北報導

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上路,將影響大陸的開放格局。對此中經院院長吳中書1日表示,上海自貿區是中國邁向自由化國際化的踏腳石,採取「負面表列」,更是一大突破;而臺灣的自由經濟示範區雖已啓動第1階段,但在執行速度上,「還要再加把勁」。

據報導,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9月29日掛牌上路,並採取「負面表列」方式管理,由「國民經濟行業分類」的1,069項小類中,選出190項特別管理措施,目前已有36家中外企業獲得證照

吳中書1日上午出席2013年9月「臺灣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發佈記者會時指出,過去中國資本市場管制較多,和國際接軌不足,但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的成立,讓中國有了一個走向自由化與國際化「先行先試」的地方

吳中書認爲,上海本就是比較國際化的城市人口規模商業活動都足以支撐自由貿易試驗區,對岸主管機關「在風險可控管範圍內,允許資本進出移動」的觀念,確實是不錯的想法。

吳中書強調,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的概念和臺灣自由經濟示範區很接近,目前自經區第1階段已上路,不過執行面仍存在許多問題,需要透過更多的跨部會協調來解決,「我希望在速度上可以加把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