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大規模出土!大阪車站旁挖出「1500具遺骨」:多是兒童、年輕人

文/中央日本大阪教育委員會與一般財團法人大阪市文化協會今天表示,在位於JR大阪站北側再開發區墓地遺蹟內,發現超過1500具的人類遺骨,這是大阪市首度單次發現這麼多的遺骨。

日本朝日新聞報導,大阪市教育委員會等單位將針對遺骨進行科學分析,希望進一步瞭解當時百姓生活方式

大阪舊稱「大阪」,當年的市區位於「大阪城」附近,這片墓地離「大阪城」有一段距離,是被稱爲「曾根崎村」的大片農地,被挖掘出來的遺骨,應該就是被埋葬在農村正中央的墓地「梅田墓」。

梅田墓屬於當年「大阪七墓」中的一處,每年到盂蘭盆節的時候,百姓習慣拜遍這7處墓地祭拜亡靈,累積功德,而梅田墓就是具代表性的墓地。

日本每日新聞報導,這次首度在大阪市內一次發現這麼多的遺骨,數量之多在全日本也屬罕見。

這次的挖掘調查是伴隨當地土地再開發事業進行,2017年2月到6月的調查也曾發現約200具人類遺骨;這次調查是從2019年9月開始。

這次發現的陪葬品包括佛珠、六文錢、煙管泥偶及二朱金江戶時期金幣)等;墓地的使用時期可能在江戶時代結束到明治20年代的19世紀

專精墓地考古學的大阪大谷大學文學部教授狹川真一說,在東京都也曾發現過幾個江戶時期的墓地,但像這次這麼大規模的調查真的非常罕見。

狹川說,從墳墓這麼密集來看,都市纔有可能做到,要想在短時間內建造這麼大規模的墓地,在農村是很難想像。

目前初步研判這些遺骨生前應該是住在「大阪城」下町地區及周邊的庶民百姓,雖然這次調查分析結果尚未出爐,但從上次出土遺骨調查分析來看,死亡平均年紀約30多歲,也有不少兒童被埋葬。

日本安部考古動物學研究所長安部美紀子音譯)說,看似以手腳爲主的病變佔了近3成,有可能感染梅毒或罹患骨腫瘤;過去曾在大阪府茨木市千提寺遺蹟羣,發現近百具同時期遺骨,死亡時平均年齡高,也沒有骨頭方面的病變。

安部說,對都市與山村出現如此大的差異感到驚訝,透過分析這次發現的遺骨,再配合相關文獻資料,也許就能更加了解江戶時期的「大阪」風貌

臺北新板希爾頓酒店「浮誇海鮮吃到飽」居然這麼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