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評:滬指跌0.79% 軍工半導體逆勢走強

本站財經7月8日訊  A股三大指數今日集體高開,開盤後大小指數分化,上證指數震盪下行,科創板創業板表現強勁,盤中一度大漲近2%;兩市個股近3000只下跌,市場延續結構性行情板塊走勢分化,軍工半導體鋰電池等強勢拉昇,煤炭白酒、金融、醫藥等板塊走弱。午後數字貨幣網絡安全等板塊走強,鋰電股持續拉昇,精測電子、科恆股份國機通用、股先後漲停。滬指午後震盪走低,創業板指漲幅同步收窄,鋰電股持續拉昇,杉杉股份等近10先後漲停,數字貨幣在消息刺激下有所回暖,網絡安全概念異動,白酒股走弱,五糧液跌超5%。整體看市場還是結構性行情,兩市個股跌多漲少,賺錢效應較差。盤面上,半導體、軍工、鋰電池等板塊漲幅居前,煤炭、白酒、醫美等板塊領跌。

截至收盤,滬指跌0.79%,報3525.50點,深成指跌0.38%,報14882.90點,創業板指漲0.69%,報3432.96點。兩市成交額連續6個交易日突破萬億。

吸金方面,北向資金全天淨賣出17.01億元,其中滬股通淨賣出16.34億元。

消息面:

1、央行副行長範一飛:壟斷現象不僅僅存在於螞蟻集團一家

中國央行副行長範一飛:前段時間,包括像螞蟻集團反壟斷情況進行了一些約談,另外也披露了相關信息。壟斷現象其實不僅僅存在於螞蟻集團一家,其他機構也有這樣的情況。對螞蟻集團採取的措施,我們也會推行到其他的支付服務市場主體。

2、生態環境部:將逐步擴大碳市場覆蓋行業範圍 有序納入水泥有色等高排放行業

今天在四川成都主辦的“2021中國生態環境產業高峰論壇”上,生態環境部應對氣候變化司司長李高在致辭時表示,中國的碳達峰必須是高質量達峰,要防止碳達峰變成“攀高峰”。據瞭解,下一步,生態環境部將逐步擴大碳市場覆蓋行業範圍,有序納入水泥、有色、鋼鐵、石化和化工等高排放行業。

3、全國碳市場將於近期啓動上線交易

據生態環境部,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已完成啓動交易的各項準備工作,將於7月擇時啓動上線交易。

4、銀保監會郭武平:7月25日起可享受ATM跨行取現手續費降低優惠

中國銀行業協會、中國支付清算協會6月25日聯合倡議降低自動取款機(ATM)跨行取現手續費,收費標準每筆不超過3.5元。關於上述工作的進展,中國銀保監會消費者權益保護局局長郭武平7月8日在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表示,因爲銀行要進行一些系統調整,因此有一個月的過渡期,大家7月25日起就可以真正享受到ATM跨行取現手續費降低的好處。

5、央行副行長範一飛:各種所謂“穩定幣”已經成爲投機性工具

央行副行長範一飛表示,私人數字貨幣的典型代表是比特幣等這樣的貨幣,也包括推出的各種所謂“穩定幣”。這些貨幣本身已經成爲一個投機性工具,市場出現了這種情況,也存在威脅金融安全和社會穩定潛在的風險

6、上海:2025年基本建成世界一流國際航運中心

上海市人民政府印發《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十四五”規劃》的通知。其中,總體目標是全力支撐上海打造國內大循環的中心節點、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戰略鏈接,形成樞紐門戶服務升級、引領輻射能力增強、科技創新驅動有力、資源配置能級提升的上海國際航運中心發展新格局。2025年,基本建成便捷高效、功能完備、開放融合、綠色智慧、保障有力的世界一流國際航運中心。

7、高盛:2021年外資持有A股比例有望創歷史新高

高盛首席中國股票策略師劉勁津表示,放眼於市場週期,中國股市正處於企業盈利主導的增長期,預計企業盈利將在今明兩年分別增長23%和15%,並推動指數繼續上行。宏觀模型預計中國股票市盈率將在2021年年底到達15.8倍。“2021年外資持有A股比例有望創歷史新高,北向資金今年以來買入較爲強勁,受到市場持續關注,但海外公募基金對中國股票的配置處於歷史低位。”劉勁津分析。他表示,近兩年,海外投資人配置A股風格發生了明顯改變,逐漸從以被動型配置A股爲主,向包括主動型配置、被動型配置等在內的多元化配置轉變。

機構觀點:

國盛證券指出,縱觀當前盤面,市場波動幅度訊速加大,由7月6日市場探底回升,盤中兇猛殺跌,轉化爲7月7日的低開高走,全線反彈。之所以出現震幅加大,以及盤面劇烈分化的局面,在於進入下半年後,市場不確定性以及擔憂情緒在升溫,隨着經濟復甦已經進入了後期,市場預期未來流動性將實質走向邊際收緊。當前多數人氣高脹板塊的估值處於相對較高水位,一旦流動性收緊以及市場出現風吹草動,高估品種的集中擠兌,導致重心下移依舊是市場大幅波動的潛在風險。另一方面,市場在回落至大中樞平臺獲得支撐後,反彈之勢整體有望延續。後市波加劇背景下,整體策略應注重股價與業績的匹配度,不要盲目追漲所謂賽道,操作上關注中報較確定性增長品種。

華安證券認爲,7月以來市場風險偏好正在發生變化。維穩情緒消退、先前因爲百年大慶延後的風險事件逐步顯現,給風險偏好造成一定抑制。流動性層面,短期尚未發生顯著變化,利率水平近期較爲平穩。後期需要關注流動性層面的變化。短期內,成長板塊有業績支撐,景氣依舊,有望繼續向上,但隨着變化窗口越來越近,波動加大,建議圍繞中報選擇業績高增長品種佈局。推薦三條主線:一是高景氣,關注半導體、新能源產業鏈、以及週期中煤炭、滌綸和化學制品的結構性機會;二是疫後修復主線,繼續關注景氣度上行的航運和航空板塊。三是低估值主線,重點關注銀行。

中金公司研報指出,2021-2025年鋰供需有望逐步走向緊缺,中長期鋰價牛市基本面支撐強勁。需求端,全球新能源轉型驅動鋰需求進入新一輪增長週期,動力和儲能電池將貢獻主要需求增量,CAGR分別爲58%和32%,預計全球鋰需求將從2021年的43萬噸增至2025年的150萬噸LCE,CAGR37%。供給端,短期全球供給不及預期,長期看鋰資源開發不確定性較高,供給響應速度或難匹配需求增長。

海通證券表示,從技術上看,A股各指數尚處在慢牛行情中,且在滬指回補完下方缺口後,上行的壓力開始減弱,這有利於指數維持強勢。從行業方面看,進入7月份以來,高企的原油及成品油價格,使得新能源概念被重新新關注,其中的鋰電池最受資金青睞,鹽湖提鋰概念的三日整體漲幅甚至高達14%。但該題材短期已累計較大獲利盤,在沒有充分調整的情況下,短期不建議追高。投資者可適當關注與鋰電池產業鏈相關的低位個股。在操作方面,對於短期已經漲高了的熱點題材不建議去追高,而已經充分調整了的航天軍工、智能汽車、雲計算等泛科技類品種均可積極關注。特別是中報顯示基本面已有明顯好轉的超跌個股,下半年補漲的機會較大。

國泰君安稱,隨着全球低碳經濟意識增強與光伏產業快速發展,分佈式市場向縱深領域發展勢不可擋,應用場景的豐富與創新成爲光伏增量市場的重要突破口。BIPV將建築與光伏深度結合,相較傳統BAPV具有全方位優勢,可形成多樣化產品形態,全面覆蓋客戶需求,有望助力分佈式光伏蓬勃發展。我們看好積極佈局BIPV業務和受益分佈式市場發展的企業,推薦標的:隆基股份、陽光電源、錦浪科技等,受益標的:森特股份、天合光能、固德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