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打造「仁德滯洪池」耗資8億 種洋紅風鈴木變景點

賴清德貴賓一起參與植樹活動。(圖/永華市政中心提供)

地方中心/臺南報導

爲落實親水大臺南願景臺南市政府中華醫事科技大學合作市長賴清德11日與校長曾信超完成仁德滯洪池認養的簽約儀式,未來仁德滯洪池由中華醫事科技大學管理。賴清德也親自栽種洋紅風鈴木,並相約3年後舉辦洋紅風鈴木賞花季,打造仁德滯洪池成爲新的賞花景點,媲美白河林初木棉道。

賴清德表示,過去仁德三爺流域一帶飽受淹水之苦,在第6河川局協助下,仁德滯洪池完工,大幅改善當地淹水情形。另外,環保署也補助滯洪池南北兩處興建水質淨化設施,在「治水」、「淨水」之後,市府進一步朝「親水」方向邁進,讓滯洪池不只是市民公園、中華醫事科技學校園,未來更成爲觀光客花園

在這次的產官學合作中,鄰近社區居民、學校師生約有500人,一起種下600株洋紅風鈴木、1500株灌木變葉木、2000株灌木矮仙丹、500株灌木七里香,共同參與仁德滯洪池的綠美化工作

▼這次植樹活動主要環繞仁德滯洪池,種植洋紅風鈴木約600株。(圖/永華市政中心提供)

水利局長李孟諺說,仁德區過去水患嚴重,由經濟部水利署第6河川局規劃施工仁德滯洪池,臺南市政府102年開始管理並啓用,再加上市府近年全力治理三爺溪及支流水系同時堤後雨水下水道也並同施工,淹水問題已大幅改善。

李孟諺表示,仁德滯洪池花費8億,用地23.84公頃,滯洪量達52.53萬噸,在臺風豪雨時滯洪發揮功效,平時也提供民衆作爲公園休憩之用。另外,由於經過淨水處理,這裡也成了生態棲息地,未來更是賞花的好去處,兼具多功能效益

▼賴清德和曾信超簽定認養契約。(圖/永華市政中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