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市城西3期掩埋場活化工程 如火如荼進行預計2021年完工

臺南城西3期掩埋場活化工程如火如荼進行。(圖/記者林悅翻攝)

記者林悅/臺南報導

臺南市城西3期掩埋場活化工程,目前正如火如荼進行,預計2021年4月完工,預計活化完工後,可增加約28萬立方公尺容積

臺南市環保局指出,臺南市垃圾處理以焚化爲主,焚化產生飛灰採固化/穩定化處理後掩埋,焚化產生的底渣產製再生粒料循再利用用途外,其餘尚需掩埋;另風災緊急廢棄物每年清運量亦高達數千公噸以上,目前營運中的城西3期衛生掩埋場及城西灰渣掩埋場,負責收受焚化底渣、飛灰固化/穩定化物、溝泥下水道污水處理廠污泥等,掩埋空間已日趨飽和。

環保局長林淵淙表示,在舊有掩埋場掩埋容量趨飽和、新建掩埋場困難情況下,爲求有效清除處理如此龐大的廢棄物數量,且爲提升天然災害應變廢棄物及垃圾處理能力,環保局配合環保署推動「以城市礦山概念建構具天然災害應變廢棄物處理能量設施計劃」,爭取1億850萬元補助,環保局自籌2億2950萬元,總工程費用3億3800萬元,於2017年11月28日開始辦理城西三期衛生掩埋場活化再利用工程,預計2021年4月完工,預計活化完工後可增加約28萬立方公尺容積。

目前工程進度爲廢棄物挖掘、篩選分類、挖掘區整建工程…等,廢棄物篩選分類後大致可分爲可燃物、腐質土、可回收資源等,可燃物可送至焚化廠焚化或打包暫置、腐質土可廣泛用於其他掩埋場整建覆育工程覆土使用,可回收資源可變賣增加市府收入,截至2019年8月,工程進度約40%,屆時完工後可有效解決臺南市一般廢棄物掩埋相關問題有關完工後之預期效益,倘掩埋飛灰固化物,以現市面掩埋行情而言,可達30多億元,節省公帑甚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