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李永得:一條臺3線,看見你不知道的臺灣血淚

作者:天下編輯部攝影:劉國泰

「2017天下經濟論壇」夏季場專題論壇「文化創新 翻轉故鄉土地」。客委會主委李永得2016年上任後,推動「客家基本法修正草案」搶救臺灣客語。 如今,李永得要打造一條貫穿臺灣南北的「臺3線浪漫大道」。什麼是浪漫臺3線?以下爲演講摘要:

很多人問我,臺3線是哪3條線? 臺3線基本上是一條從臺北屏東內山公路。而浪漫臺3線,是從桃園大溪到臺中新社全長150公里的文化廊道

這裡在清朝是漢番開墾的地界日據時代軍事治理和產業發展的道路。現在,我們要規劃建設成客家文化跟產業的浪漫大道。

漢族、原住民日本殖民者歷史恩怨

事實上,臺3線的地景本身就非常浪漫。臺3線有什麼浪漫的呢?

首先,是「歷史大道」。臺3線最早期是漢人和原住民的分界線,這段歷史代表了臺灣整個文明發展史,更是漢人跟原住民之間的血淚歷史。這段歷史也是我們做爲漢人需要做的一些反省

另外,在北埔有一座「金廣福公館」,就是廣東來的客家人福建人,當時這裡是朝廷特許武裝開墾的據點。原本是原住民生活地方,漢人用武力開墾。這是我們建設浪漫臺3線的初衷,我們不只從漢人角度還要從原住民角度來做。

第二是產業大道。這裡有一座「姜阿新洋樓」,1950年代,臺灣最大的外銷產業是茶葉,當時曾創造臺灣行銷到60幾個國家的輝煌歷史。

因此,臺3線也是一條重要的產業大道。這當中有一種茶叫東方美人茶,在新竹苗栗地區大部份都在這個地方,雖然盛況不再,但到今天爲止還是最貴的茶葉,要喝到東方美人茶不是那麼容易。

另外,還有柿餅。一想到就知道是客家聚落,還有仙草,爲何都會掛「客家仙草」,因爲最好的都來自新竹關西。第三是軍事大道。1895年日本接管臺灣,從基隆港登陸後就佔領臺北,但在臺3線遇到義民抵抗,這些義民軍很多都是客家人,犧牲了很多客家軍都是在臺3線的聚落。這也是臺灣死傷慘重的悲劇

第四是人文大道。臺灣文學家中最具有份量的都在這裡,包括吳濁流鍾肇政等,還有音樂家鄧雨賢藝文活動上,還有華陶窯、義民祭,以及桐花祭。

回到故鄉,創造自己的文化

有這麼豐厚的人文歷史產業,我們能做什麼?

我在德國看到葡萄園酒莊,在臺灣,我們希望大家看到茶莊茶廠。因爲這個產業創造輝的歷史,是很重要的客家文化,因此我們投入很多音樂家、陶藝家等,以臺3線的素材創作全新音樂。

我們期待未來走臺3線,不但有文學家可以拜訪、探討歷史,還有培養出在地音樂家、畫家攝影家等,另外美食也很重要,這不但是特色產業.更是文化。

很多人問到底什麼是浪漫?如果去定義什麼是浪漫,那就一點都不浪漫了,浪漫就是尊重每個人的感受。所以我們不刻意定義浪漫,但提供多元需求去滿足不同旅客

我們希望塑造一個簡單的願景,回到自己的故鄉,創造自己的文化方式。浪漫臺3線就是希望吸引年輕回家,創造新模式。

因此,浪漫臺3線不只是光觀,臺灣農村面對年輕人口外移的問題,浪漫臺3線是想創造一個環境,讓年輕人願意回到部落、農村生活,受教育,這是我們推動浪漫臺3線的首要目標。

※更多精彩報導,詳見《天下經濟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