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本土國防自主 印度2025年前再禁輸入108種武器

印度運輸機。(圖/路透

記者張家瑋/綜合報導

印度國防部5月31日頒佈禁止輸入的108種武器系統平臺,2021年12月至2025年12月間逐步實施,新一波清單特別着重在近日所研發、試驗的武器與系統,這些之後都會成爲實際訂單,落實國防自主與擴大國防出口目標,這也是繼2020年後第二次宣佈武器禁運清單。

綜合外媒報導,禁運清單包含下一代護衛艦、單引擎直升機空中早期預警及管制系統、用於山區地形中度功率雷達陸基中程地對空飛彈系統、定翼迷你無人飛行載具、直升機發射反戰車導引飛彈、戰場監控雷達、反器材步槍,以及供步兵單位使用的防雷戰鬥載具,這次大多是印度已能生產武器系統的分系統與附件,而2020年8月宣佈5年內禁輸入的101種武器,包括火砲、突擊步槍、輕巡洋艦聲納系統、運輸機、彈藥、聲納、雷達、傳統柴電潛艦通訊衛星艦用巡弋飛彈。

▲印度軍人。(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根據報導,印度國防部2日的聲明稿指出,這些武器、系統與平臺之所以列入清單之中,主要是注意到在本土國防產業中的潛力,藉由吸引提升科技與製造能力投資,將帶動印度本土研發能力;印度國防產業協會理事長巴蒂爾(Jayant Damadar Patil)認爲,「第二份正面表列本土化清單」證實政府軍方對國防產業的信心,也驗證國防企業能提供尖端科技來滿足印度的安全需求。透過公佈名單將帶動長期的商機,讓國防產業能投資與建設相關科技力。

據瞭解,印度政府1月正式批准4800億盧比(約新臺幣1831億9000萬元)經費向斯坦航太(Hindustan Aeronautics Limited)採購83架自制的「光輝戰機」(Tejas),預計2024年陸續編列服役國防部長辛格(Rajnath Singh)表示,這筆訂單是近年來國產戰機最大的採購案,「不僅能嘉惠我們自己的國防工業,也期望這批戰機,能讓我們戰力更上一層樓。」;首艘自制航空母艦「維克蘭特號」(INS Vikrant)1999年開始設計,2013年8月12日正式下水,由於該項目的複雜性,導致建造期間出現多次延遲施工情況,導致服役遙遙無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