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中美關係重回正軌 王毅提四點建議

大陸國務委員外長王毅。(鳳凰網)

大陸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今天出席「對話合作管控分歧——推動中美關係重回正軌」藍廳論壇開幕式並發表致辭。他就推動中美關係重回正軌提出四點建議:首先要相互尊重,不干涉彼此內政。二要加強對話,妥善管控矛盾分歧。三要相向而行,重啓兩國互利合作。四要掃除障礙,恢復中美各領域交流

王毅表示,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和美國總統拜登在除夕進行了首次通話。這次極爲重要的通話爲處於十字路口的中美關係指明瞭方向,也爲兩國乃至世界傳通了令人鼓舞的消息。

王毅表示,過去幾年,中美關係陷入建交以來最爲困難的局面。其根源在於美國前政府出於自身政治需要,對中國的走向和政策作出了嚴重誤判和歪曲解釋,藉此實施各種遏制打壓行徑,給兩國關係造成了難以估量的傷害。「中美關係要撥亂反正,重回正軌,首先需要打破由各種對華錯誤認知而人爲砌起的高牆」。

對於美方強調的民主人權等價值,王毅表示,中國是始終堅持並發展人民民主的國家、中國是始終保護並促進人權發展的國家、中國是始終珍惜和捍衛世界和平的國家、中國是始終倡導和踐行合作共贏的國家、中國是始終奉行和維護多邊主義的國家。

此外,王毅就推動中美關係重回正軌提出四點建議:

首先要相互尊重,不干涉彼此內政。中方一貫尊重美國人民的自主選擇,無意挑戰或取代美國,願與美國和平共處,共同發展。希望美方也能夠尊重中國的核心利益、民族尊嚴和發展權利,停止對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治制度的抹黑詆譭,停止縱容甚至支持「臺獨」分裂勢力的錯誤言行,停止在香港、新疆西藏等中國內部事務上損害中國主權和安全。

二要加強對話,妥善管控矛盾分歧。雙方應按照兩國元首除夕通話精神,切實從兩國人民的根本福祉出發,以發展的眼光、開放的胸襟和包容的精神,激活或建立各領域、各層面的對話機制,就雙邊關係中的廣泛問題以及重大國際地區問題坦誠對話,準確把握彼此的政策意圖,釐清中美關係的主要癥結,探尋管控敏感問題、化解風險障礙的有效途徑。中方願與美方進行開誠佈公的溝通,開展解決問題的對話。

三要相向而行,重啓兩國互利合作。面對此起彼伏的地區熱點和層出不窮的全球性挑戰,中美需要合作的領域不是變少了,而是更多了,可以合作的空間不是變窄了,而是更寬了。雙方比以往更有能力辦成有利於兩國和世界的大事。

當前形勢下,雙方可由易到難,積極互動,積累善意。希望美方儘快調整政策,放棄對中國產品加徵不合理關稅,放棄對中國企業和科研教育機構實施各種單邊制裁,放棄對中國科技進步進行無理打壓,爲兩國合作提供必要條件。抗擊新冠疫情、應對氣候變化、推動世界經濟復甦是眼下國際社會最緊迫的三大任務,中方願意在這三個領域同美國協調政策,加強合作,攜手爲世界作出積極貢獻

四要掃除障礙,恢復中美各領域交流。兩國民間交流不應受到政治關係起伏的左右。希望美方儘快解除對中方教育、文化、新聞、僑務等團體在美活動的各種限制,解除對美國地方政府及各界對華交往的阻嚇,鼓勵和支持兩國恢復高校、研究機構、留學生等正常的人文交流項目。中方願意相向而行,以開放態度共同爲兩國人民的相互往來營造良好環境。

論壇由中國公共外交協會同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共同舉辦,協會會長海龍主持開幕式。中國駐美國大使崔天凱,清華大學戰略與安全研究中心主任、外交部前副部長傅瑩,北京大學校長郝平,美國前財政部長鮑爾森,美國亞洲協會會長陸克文,美國前貿易代表希爾斯,美國史帶金融財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格林伯格等中美雙方多位前政要專家學者等各界代表出席,圍繞「重塑政治互信」、「重建經貿均衡」、「重啓人文交流」議題進行深入討論。

以下是王毅的致詞全文:

2021年2月22日,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出席「對話合作,管控分歧——推動中美關係重回正軌」藍廳論壇開幕式並發表致辭。

王毅表示,面對全球疫情、經濟衰退、氣候變化這樣前所未有的共同挑戰,人類社會應展現勇氣、團結和責任。中美作爲兩個大國,首先應做好自己的事情,同時也要爲人類共同利益開展合作,這是國際社會的期盼,也是大國應有的擔當。習近平主席同拜登總統在除夕進行了首次通話,一致認爲中美要增進相互瞭解,避免誤解誤判;要彼此坦誠相待,不搞衝突對抗;要暢通溝通渠道,推進交流合作。這次極爲重要的通話爲處於十字路口的中美關係指明瞭方向,也爲兩國乃至世界傳通了令人鼓舞的消息。

王毅說,過去幾年,中美關係陷入建交以來最爲困難的局面。其根源在於美國前政府出於自身政治需要,對中國的走向和政策作出了嚴重誤判和歪曲解釋,藉此出臺的各種遏制打壓行徑,給兩國關係造成了難以估量的傷害。中美關係要撥亂反正,重回正軌,首先需要打破由各種對華錯誤認知而人爲砌起的高牆,真正客觀準確地瞭解中國、認識中國、讀懂中國。

王毅說,中國是始終堅持並發展人民民主的國家。民主是全人類的共同價值,實現民主沒有固定模式,也不存在標準答案。真正的民主必須紮根本國土壤、服務本國人民。中國實行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三者有機統一,是一種全過程、最廣泛的民主,體現了人民的意志、符合中國的國情,得到人民的擁護,爲人類政治文明進步作出了獨特和重要貢獻。

中國是始終保護並促進人權發展的國家。中國奉行以人民爲中心的理念,將生存權、發展權作爲首要的基本人權,努力促進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和公民政治權利全面協調發展。中華民族幾千年歷史上首次消滅了絕對貧困,新疆、西藏等少數民族聚居地區更是中國人權進步的典範。

中國是始終珍惜和捍衛世界和平的國家。中國的發展得益於世界和平,又通過自身發展回饋世界和平。我們從未主動挑起過一場戰爭,從未侵佔過別國一寸土地,倡導對話彌合分歧,談判化解爭端。我們無意輸出意識形態,不做顛覆任何國家政權的事情,一直堅持走對話而不對抗、結伴而不結盟的國與國交往新路。

中國是始終倡導和踐行合作共贏的國家。我們堅持正確義利觀,真心誠意幫助發展中國家,不附帶任何政治條件,不把自己的意志強加於人。中國加緊構建新發展格局,深入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將爲世界各國提供更大市場空間,創造更多發展機遇。

中國是始終奉行和維護多邊主義的國家。新中國恢復聯合國合法席位50年來,我們捍衛聯合國憲章的宗旨和原則,堅定推進國際關係民主化,從不搞針對特定國家的小圈子,從不在聯合國授權外搞單邊行動,以實際行動維護國際關係基本準則,維護廣大發展中國家共同利益。

王毅表示,當前,美國新一屆政府正在審視評估對外政策,希望美方順應歷史潮流,看清世界大勢,摒棄各種偏見,避免無端猜忌,推動對華政策迴歸理性,實現中美關係健康穩定發展。50年前,中美領導人以非凡政治魄力共同打開關閉幾十年的交往大門。50年後的今天,我們應本着對兩國和世界負責任的態度,再次作出明智和正確的抉擇。

王毅就推動中美關係重回正軌提出四點建議。

首先要相互尊重,不干涉彼此內政。中方一貫尊重美國人民的自主選擇,無意挑戰或取代美國,願與美國和平共處,共同發展。希望美方也能夠尊重中國的核心利益、民族尊嚴和發展權利,停止對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治制度的抹黑詆譭,停止縱容甚至支持「臺獨」分裂勢力的錯誤言行,停止在香港、新疆、西藏等中國內部事務上損害中國主權和安全。

二要加強對話,妥善管控矛盾分歧。雙方應按照兩國元首除夕通話精神,切實從兩國人民的根本福祉出發,以發展的眼光、開放的胸襟和包容的精神,激活或建立各領域、各層面的對話機制,就雙邊關係中的廣泛問題以及重大國際和地區問題坦誠對話,準確把握彼此的政策意圖,釐清中美關係的主要癥結,探尋管控敏感問題、化解風險障礙的有效途徑。中方願與美方進行開誠佈公的溝通,開展解決問題的對話。

三要相向而行,重啓兩國互利合作。面對此起彼伏的地區熱點和層出不窮的全球性挑戰,中美需要合作的領域不是變少了,而是更多了,可以合作的空間不是變窄了,而是更寬了。雙方比以往更有能力辦成有利於兩國和世界的大事。當前形勢下,雙方可由易到難,積極互動,積累善意。希望美方儘快調整政策,放棄對中國產品加徵不合理關稅,放棄對中國企業和科研教育機構實施各種單邊制裁,放棄對中國科技進步進行無理打壓,爲兩國合作提供必要條件。抗擊新冠疫情、應對氣候變化、推動世界經濟復甦是眼下國際社會最緊迫的三大任務,中方願意在這三個領域同美國協調政策,加強合作,攜手爲世界作出積極貢獻。

四要掃除障礙,恢復中美各領域交流。兩國民間交流不應受到政治關係起伏的左右。希望美方儘快解除對中方教育、文化、新聞、僑務等團體在美活動的各種限制,解除對美國地方政府及各界對華交往的阻嚇,鼓勵和支持兩國恢復高校、研究機構、留學生等正常的人文交流項目。中方願意相向而行,以開放態度共同爲兩國人民的相互往來營造良好環境。

王毅表示,中美關係的未來歸根到底掌握在兩國人民手中,中美關係的改善也始終離不開兩國各界的支持推動。希望雙方共同努力,推動中美關係這艘巨輪儘快迴歸健康發展的航道,駛入海闊天空的美好明天。

論壇由中國公共外交協會同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共同舉辦,協會會長吳海龍主持開幕式。中國駐美國大使崔天凱,清華大學戰略與安全研究中心主任、外交部前副部長傅瑩,北京大學校長郝平,美國前財政部長鮑爾森,美國亞洲協會會長陸克文,美國前貿易代表希爾斯,美國史帶金融財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格林伯格等中美雙方多位前政要、專家學者等各界代表出席,圍繞「重塑政治互信」、「重建經貿均衡」、「重啓人文交流」議題進行深入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