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珞丹被“錢小樣”附體 與爸爸姐姐是哥們

本站娛樂獨家報道(人物報道組 APPLE報道)曾與女同學打架,和爸爸討論泡妞,搬出姐姐救兵,掄起胳膊嚇跑小偷,演畢業大戲一出場就摔跤……這些看起來好像是《我的青春誰做主》中錢小樣的“光榮事蹟”,卻發生在她的扮演者——王珞丹的真實生活裡。近日,王珞丹接受本站娛樂專訪,談起自己的叛逆往事,不禁讓人感嘆:王珞丹被錢小樣附體了。

家有嚴母親 爸爸姐姐是哥們

1984年,王珞丹出生於內蒙古赤峰的一個普通家庭父母對小珞丹和姐姐王玥懿的期望,就是她們將來都能考上名牌大學。爲了實現這份期望,父母對姐妹倆管教十分嚴格。母親從不準姐妹倆和男同學結伴出去玩,除非全班一起行動,男同學往家打電話也會讓母親全部截斷。但是王珞丹生性淘氣、叛逆、閒不住。她將自己的成長總結成“是在母親嚴格管制下產生的叛逆女生”。

家有嚴母,但姐姐是保護神,每當被同學欺負,都有姐姐幫她出頭。有次,王珞丹與一個女同學打架,眼瞅着打不過了,便跑去找姐姐搬救兵:“姐,有人欺負我。”姐姐聽完,拉着她衝到對方家裡,說:“你怎麼可以欺負我妹呢?你要再這樣,你等着!”沒過幾天,沒心沒肺的王珞丹居然與那女同學和好了,這讓姐姐覺得很沒面子,生氣地說:“以後你的事我再也不管了。”

還有一次,因爲被一位老師誤解,王珞丹和姐姐一起與這個老師對峙起來,據理力爭。但老師始終態度強硬,王珞丹再次發揚沒心沒肺的特長,竟然踢了老師一腳。

對於爸爸,王珞丹形容,“我和爸爸就是哥們兒關係,經常一起侃到天南海北,除了不一起喝酒,他連怎麼泡妞兒都會跟我討論。”

當上架子鼓牛氣沖天

王珞丹的藝術細胞,是在考上了當地的師範中專後纔開始培養的。在那期間,她學會了鋼琴舞蹈、架子鼓等,還成爲校樂隊的架子鼓鼓手。這個被帥氣文藝男青年壟斷的特長,成了王珞丹的看家本事,加之當時全校只有她一個人會打架子鼓,這使她輕而易舉地成了學校裡的名人,“那時候我走路不看地,看天,比現在還牛。”

考上北京電影學院後,王珞丹的成績處於中等偏下水平。爲了給招自己進來的老師爭口氣,她開始努力學習,沒有像同班同學黃聖依那樣在校成名,而是在2004年實習的時候纔開始接戲。王珞丹解釋,“我開竅特別晚,應該說直到排演畢業大戲時候才真正開竅。讀書的時候不覺得理論知識有用,到了對演戲有感覺時,卻已經不得不正式上崗了。頭一兩部戲都沒怎麼好好演,說起來還真慚愧。拍了兩年戲後我特別想回學校再深造,就算是重新學習學過的那些東西也好,可惜一直沒時間、沒機會。”

回憶大學時光,王珞丹印象最深的是在表演畢業大戲時,一出場就摔在臺上,至今都感到丟臉,“幸好我當時馬上臨時改戲,連接得還比較好。”

大大咧咧擺兇相嚇跑小偷

《我的青春誰做主》中的小樣從銀川來北京闖蕩,衝動莽撞,眼高手低,但卻從未放棄過追求和努力。王珞丹自己從內蒙古赤峰獨自來北京闖蕩娛樂圈,也並非輕而易舉。她說:“我沒有米萊優越的家庭背景,所以我在北京的打拼依然需要努力。”當初接第一部戲時,王珞丹的片酬還不到3000元一集。“出去吃喝花的錢遠遠超過我的片酬。當時老師都不同意,說電影學院出去的,最低也得3000元一集啊,他們這樣做太欺負人了。”

儘管當時收入微薄,但王珞丹居然在同一個天橋上,被同一個小偷光顧兩次。“第二次被偷後我發誓,如果讓我逮到,我就弄死他。所以後來我就變得特別兇。有一天走在路上,發現有人摸我的包,我一回頭,發現是一個男孩,我直接胳膊就差點掄上去抽他。當時他驚恐地看着我,大概覺得我實在是太兇,楞了5秒,拔腿就跑了。”

王珞丹形容自己的性格——大大咧咧,沒心眼,比較仗義,對於這種”醜惡現象“,一定會兇到底。“錢小樣”的軸勁兒,“米萊”的愛憎分明,早已經被王珞丹演繹到自己的生活中去了。

王絡丹簡介

自《奮鬥》在全國範圍內熱播以來,劇中那個敢愛敢恨的“米萊”受到了廣大觀衆的喜愛,而王珞丹也憑藉“米萊”這一角色,一夜間紅遍大江南北,成爲80後年輕一代心中的偶像。王珞丹的本色演也出讓所有觀衆記住了她的活潑開朗。

前不久,熱播青春劇《我的青春誰做主》中,王珞丹扮演的“錢小樣”也受到了不少的關注。如今她已經和其他三位女星被評爲“新四小花旦”,成爲新生代女星中的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