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尚智/抺黑、抹貪、抹紅之後,還要抹什麼?

觀光產業以「顧巴肚」爲訴求,上凱道遊行。(圖/記者李毓康攝)

文/王尚智

昨天的各臺政論節目中,半數對於觀光產業上街頭抗議態度是嘲諷的。他們口中提出的是:「何不去找習近平抗議」的奚落觀點

這裡很容易建立一種相似法的詭辯,很容易就能簡單爲所有失敗的政策「輕易脫罪」:「舉凡賺大陸人的錢,那都是一種『貪圖』!」以這種刻意「抹貪」的定義,覆蓋了基層人們爲了「生存」的抗爭與呼籲!

這種「抹貪、抹黑、抹紅」的各種抹之邏輯,始終是民進黨擅長的詭辯思路里,非常本能於推卸責任的一環。最初有關中秋輸運而臺鐵員工打算抗爭,賀陳旦交通部也是「繞過了勞工血汗班表核心問題」,而一味指陳臺鐵員工抗爭是「影響大衆權益、傷害臺鐵形象」。

若不是後來社會大衆與輿論中,似乎普遍還更同情臺鐵員工更多,政府官員才陸續改口。否則這種繼續「抹貪」的邏輯,只會更加貼附臺鐵基層員工。

這也是昨天賀陳旦在接受訪問時,一直刻意以「小部分人、小衆」去形容觀光業上街抗議的族羣難以想像,你甚至可以清楚看見賀陳旦「臉上的不屑」,以及「壓根不想處理迴應這次抗議」!

各方評論中,描述這些自稱活不下去而上街頭的「旅行社遊覽車導遊」是「蓄意貪圖」、而非「追求生存」的文章還真不少。這些評論者都不是真正瞭解觀光旅遊業的人!只就那些「一條龍、名產店、低價團」的人云亦云,來批判「所有活不下去的觀光從業人員」。

同時也壓根忽略了,本應批判以交通部與觀光局爲主,原本就有義務法令與取締,認真「塑造觀光產業結構樣態」的唯一關鍵責任。毫無疑問,這將會是今後陸陸續續爲蔡英文與民進黨兩岸政策「脫罪到底」的主要論調與邏輯思路了。

▲觀光產業高喊:危急存亡之秋,政府不該漠視。(圖/記者李毓康攝)

將所有基層民衆的「生存」追尋,定義成一種「貪圖」!如此一來,政府自身問題與政策的責任,彷彿都是次要,甚至不是重點了。如此一來,年輕人只有22K,哪裡是政府有責?不就是因爲你們年輕人自己不努力麼!

中年失業率高居不下,也哪裡是政府的責任?還是有很多基層勞動的工作位置找不到人,中年人怎麼可以不認清現實、不願意吃苦呢?整個臺灣社會中,今後沒有任何一個問題,是蔡英文與民進黨執政的關係與責任呀!

媒體本身,「失去看穿、並且嚴厲批判」一個不負責任政府或官員的能力時,這種扭曲錯謬的「抹貪邏輯」,今後就會被不斷的挪用且擴大的更多層面!

然後讓民衆也只會彼此攻擊、彼此不予同情、彼此認爲對方都只是「貪圖」!然後,媒體裁員、減薪、倒了也是媒體的活該!房市股市今後大跌也是投資者貪圖的自身報應!再也沒有一件事,是政府的責任。

執政,只是勝選之後,天經地義的好幾年可以一羣人「好好享用」所有權力資源而已。這也是我之所以全然主張,再也沒有任何必要去期待或呼籲蔡英文的「補考」!

「九二共識」同樣被一夕「抹」去之後,那些原本在兩岸潮浪中努力的所有人們,原本就要明白迅速到眼前的一場枯竭的現實。臺灣不是第一次失去了一場「時代的機會」,因此繼續失去「產業的機遇、政策的背景」,直到繼續在民衆彼此的互咬互抹中,失去最後所有。

「完全無能的國民黨、擅長欺騙的民進黨」既然是構成臺灣民主基礎的主要結構,某方面來說,一切只剩下「夾縫生存」,早已經是一場註定的臺灣命運

►►►隨時加入觀點與討論,給88論壇粉絲團按個贊!

作者王尚智,作家、媒體觀察家,以上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88論壇歡迎更多聲音與討論,來稿請寄editor88@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