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綜藝持續上新 北京衛視打造“文化國潮”

11月16日至20日,首次改爲線上舉行的第十六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雲上文博會)開幕。北京雲上展區以交互式、沉浸式、場景化的雲上展覽特色,引領觀衆虛擬世界漫步首都城市文化景觀親身體驗北京文化創新發展的最新成果和北京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實踐。

在北京展區中,北京衛視的文化綜藝矩陣格外引人矚目。《上新了·故宮》《遇見天壇》《了不起的長城》《我在頤和園等你》等節目,引文化清流,在讓歷史文物活起來的同時,也讓傳統文化火了起來。同時,在文化“新業態”開發上,可以清晰看出北京衛視圍繞全國文化中心定位,打造融合了文明傳播、文化解讀、文藝創新與文創開發“四位一體”的“國潮”文化生態鏈條

新創意:讓故宮行走在日常生活

曾經,在省級衛視的綜藝市場競爭中,“跨界”系列節目當屬北京衛視的獨特名片。但在短短三年時間中,北京衛視又以令業界讚歎的速度崛起了《上新了·故宮》領銜的一系列依託北京地緣優勢和文化資源的優質欄目

北京衛視節目中心主任馬宏告訴北青報記者,北京衛視很早就開始佈局探索,如今格局越來越清晰。“作爲首都衛視,在我們身上始終有一種文化自覺,從《我是演說家》、《音樂大師課》到《非凡匠心》、《傳承中國》,一直在持續輸出。”2018年,北京衛視和故宮博物院簽署三年合作協議,合同框架就包含了以紫禁城600年爲背景的紀錄片以及一檔綜藝節目。故宮文創當時已經開始形成熱度,北京衛視之前做的一檔《創意中國》欄目也是以文創爲抓手,所以文創就成爲《上新了·故宮》節目形態出發點。“我們提出要讓故宮裡的寶貝‘看到即買到’,使故宮跟生活發生關係。不僅僅讓觀衆通過觀看了解歷史,更是真正讓故宮行走在日常生活中。《上新了·故宮》就是這麼來的。”

新國潮:古老文化要有年輕態表達

2018年第一季《上新了·故宮》開播一炮而紅,白玉蘭星光獎等大大小小的獎拿了將近30個,成爲名副其實的大滿貫年度綜藝。之後在北京市支持下,北京衛視又馬不停蹄開始圍繞天壇、頤和園、長城做節目研發,陸續推出《遇見天壇》《了不起的長城》《我在頤和園等你》。衆所周知,文化綜藝製作門檻高,招商困難,北京衛視是如何做到了既活得體面,又活得漂亮?馬宏認爲,這一系列節目雖然以古老和深厚文化打底,但一定是年輕態的表達。“僅僅閉門造車做一檔好看節目已經遠遠不夠了,必須跨出節目本身,形成話題和商業邏輯,並且在新媒體有多種互動方式……”比如,這些文化綜藝都使用了年輕人關注的明星,《遇見天壇》裡黃明昊親自數圓丘壇一共有多少塊磚,沒想到2020年高考數學也考了這道題,於是“不看北京衛視綜藝,可能與北清失之交臂”的調侃瞬間刷屏迪麗熱巴穿着工裝褲出鏡,節目還在錄製期間就出了淘寶同款。另外,節目導演也非常關注年輕人心態,包括二次元和“中二”小粉絲。馬宏告訴北青報記者,趕在故宮“丹宸永固——紫禁城建成六百年”展覽最後一天,她專門排隊一個多小時去參觀,熙熙攘攘的人羣中不少穿着精緻的漢服格格服、雲履鞋來看展,“有一家三口,爸爸穿便服,媽媽和女兒古裝打扮,像畫裡走出來的”……馬宏感慨:“傳統文化的審美已經滲入到今天的生活中,你已經不會覺得這樣很怪。在這個過程中,很欣慰我們的文化綜藝也發揮了一些作用。”

新業態:文化節目需要深耕和引領

當然,這一系列文化綜藝能夠讓古老文化重新“活”在當下,另一個重要貢獻是將故宮、頤和園等名勝古蹟的文創落地:《我在頤和園等你》四位明星幹事在不同特色的遊園線路中完成任務,幫助頤和園蘇州街升級開放;正在播出的第三季《上新了·故宮》,集合全國20多所設計類學校的大學生參與新的文創產品設計。“從形態上說確實有很大延展,不再是一次性播出的綜藝節目了”。馬宏透露,北京衛視目前正在研發一檔與北京中軸線申遺相關的文化音樂節目最潮國風——唱響中軸線》,試圖將“國風”“音樂”“文化”“旅遊”相融合,旨在用年輕化的方式讓國風繼續“潮”起來。“未來,我們將繼續圍繞文化,充分運用北京豐富的文化資源,進一步擴大文化綜藝版圖邊界。”

馬宏還透露,北京衛視的另一重要IP健康節目也將有新業態的積極表現,“北京廣播電視臺正在推進健康養生資源的獨立市場化運營,將成立以《養生堂》和《我是大醫生》爲依託,開發新的業態和價值延伸,令北京衛視全國領先的康養IP實現價值變現”。文/記者 楊文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