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ereis足跡/午夜食堂之李海魯肉飯

圖・文/Whereis足跡 陳季芳

我這個人就是毛病。你要是叫我去鬍鬚張吃魯肉飯,我打死不去;服裝整齊,在冷氣間、乾淨、明亮,好像觀光一樣,吃什麼魯肉飯?那叫吃簡餐。
吃魯肉飯,就是要汗衫短褲拖鞋,隨意而至;處境不能太乾淨,還要有點熱,吃完額頭冒點汗,人要像吃掉的魯肉一樣油亮;不經意的用袖口抹抹嘴,吹吹自然風,摸摸肚子──不只是肉足飯飽,還得有小人躊躇滿志的德性。(所以,你要把鬍鬚張當魯肉飯,說什麼不能貴不能漲,有什麼道理?你吃的根本不是魯肉飯嘛!)

臺中市場的【李海魯肉飯】其實是臺式的午夜食堂,傍晚開始,清晨結束;有時是五點到五點,有時是六點到六點,就是十二小時;這個時段營業食客卻不中斷,吃消夜早餐的、酒後填腹的、人來人去;不會空無一人,也不會沒位子,但你就是覺得他生意好,很神奇。

【李海魯肉飯】的那一坨爌肉、油啊、飯不好好拌勻,吃完碗底必有餘油;要是不油,你就不要來吃魯肉飯了,吃魯肉飯就是這個滋味。【李海魯肉飯】好在肥的不膩、瘦的不柴,看似平常,正是火候。別家魯肉飯,不是水準差,可是,肥的不膩,瘦的就柴了;瘦的不柴,肥的就膩了,就是不平衡,就是這一點點輸他。平衡的奧妙,纔是關鍵。這是第二個神奇。

但是,我以爲【李海魯肉飯】最厲害的是那一鍋湯,真是千變萬化。就是一鍋同樣的湯底,以肉丸筍絲粉絲爲主調;你要豬肝豬肚蝦仁、蚵仔湯,也通通在這一鍋湯裡燙,依屬性配點酸菜薑絲或九層塔,該有什麼味道就有什麼味道,不跑味不混味,實在太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