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德殿啓用 忠烈牌位被擋引非議

歷經18年沉潛縣定古蹟武德殿園區,21日起完全開放,除了先前開放的武德殿主殿,附屬木造建築作爲餐廳。(吳敏菁攝)

彰化市武德殿從殘破到報請修復,列入縣定古蹟,又破損再修復,一路走來18年,一旁彰化縣美術館也落成了,21日完全啓用,各界期待完成歷史文化廊帶「最後一哩路」,但把原來忠烈牌位「關」在「武往今來」的武士解說板後面,也引起議論

彰化市武德殿興建於1929年,走過大歷史,從原來劍道館改爲彰化縣忠烈祠,供奉中華民族始祖、中華民國革命烈士黃花崗72烈士,兩旁則有98個先烈牌位,至今仍進行春、秋兩祭。

武德殿建築保存完整,各界期待風華再現,尤其一旁是清代建築節孝祠,一旁是現代彰化縣美術館,對面彰化縣議會會館一樓也作爲藝文展覽,又緊鄰八卦文學步道銀橋、彰化縣立圖書館、彰化藝術館等,串連成彰化市最精彩的「歷史文化」走廊

武德殿和縣立美術館前廣場吸引多采的文化活動,古蹟再開放,一旁木造建築又有餐飲進駐,各界欣喜。業者洪啓生建議取名「八卦藝文特區」,以吸引更多人認識彰化的文化內涵

武德殿整體營運主軸鎖定「打造城市文化的新起點」,附屬建築變身餐飲,提供閒適用餐空間;但武德殿的建築主體,忠烈祠牌位則被「關」在「武往今來」解說牌下,有民衆認爲或者可思考將牌位移靈專屬祭祀空間,這樣的擋法太怪,偌大空間也只擺幾具武士道造型服飾,應多充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