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巴卡卡張不開 竟是關節退化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40歲的李小姐在高二時嘴巴突然張不開,連最愛吃的漢堡玉米都沒法張口吃,有時張開嘴巴會有卡卡的聲音,吃了醫師開的肌肉鬆弛劑後情況有改善,因此不以爲意。八年前開始雙頰顳齶關節疼痛,動不動就頭痛肩頸痠痛,甚至頭暈想吐,吃鬆弛劑也不見改善,後來連止吐藥都吃到很害怕,最後還無法上班工作,晚上也睡不着,讓她痛不欲生。

▲ 嘴巴張不開 原來是顳齶關節退化(圖/健康醫療網提供)

中山醫學大學口腔醫學部檢查,發現李小姐顳齶關節骨嚴重破壞,長期顳齶關節退化造成無法張口吃咬合無力經施打玻尿酸潤滑後明顯改善顳齶關節卡卡問題,也讓她可以順利張口吃玉米了。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口腔醫學部發表「玻尿酸治療顳齶關節障礙」治療成果,共收治58位患者男女比爲1:3,其中有104個關節有病變,雙側退化性關節炎佔39.5%,單側佔14.4%,雙側不可回覆性關節盤移位佔4.2%,單側佔25%,關節盤穿孔者佔19.6%,每位患者每兩週施打一劑玻尿酸,施打三劑後,患者治療前平均張口度爲32.7 mm,治療後平均爲43.7 mm,患者於治療後明顯改善疼痛,僅有一位輕微痠痛,其餘無不適症狀

負責此治療計劃的口腔齶面外科呂明怡醫師表示,顳齶關節疼痛是指顳顳關節及臉部咀嚼肌出現疼痛或功能異常的一種症狀,發生原因不明,男女性發生比率約3:7,嚴重可能造成臉歪嘴斜、或出現嘴巴無法咬合。一般正常嘴巴約可張口至4.5公分左右,若有顳齶關節問題,嘴巴可能只能張2、3公分,或開口顳齶關節處會出現喀啦聲。臨牀常見的患者除了人體老化出現功能顳齶關節退化引起的疼痛外;壓力大易緊咬臉部肌肉,造成顳齶關節疼痛,常見的患者包括百貨公司櫃姐學校老師業務人員,通常是因爲常需要講話或工作壓力過大造成緊咬臉部肌肉,長期緊繃就容易造成顳齶關節疼痛。

呂明怡醫師表示,急性期的顳齶關節疼痛可以使用肌肉放鬆藥物緩解症狀,若有需要則會幫患者訂製咬合板,放鬆肌肉及關節。另外使用二極體雷射治療可以減輕患者齶關關節疼痛感效果高達八成,嚴重的顳齶關節疼痛就需要搭配核磁共振及關節造影檢查,再評估採注射玻尿酸或是關節鏡、開刀手術治療。提醒民衆平常應避免過度張口,有時間應該讓嘴巴多休息,另外應多學習正向的情緒管理、養成均衡的飲食習慣及搭配適度的運動,都有助於顳齶關節症候羣的預防及治療,若出現顳齶關節疼痛千萬別輕忽,應儘速就醫,避免病情惡化導致治療困難,並且要記得顳齶關節痛第一線的診療科別牙科

資料來源: healthnew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