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金援:戲曲傳承切勿“五祖傳六祖,越傳越糊塗”

葉金近照 光明圖片

【走近文藝家】

他出生於梨園世家祖父葉春善是“京劇第一科班富連成科班創始人之一。作爲家傳第四代京劇人,他深知傳承重任在肩;作爲京劇大武生,他明白武戲傳承之緊迫。年過古稀的他至今仍堅守在戲曲陣地,爲培養戲曲人才貢獻餘熱

一張張有着時代印記的劇照、一個個經典的人物形象……走進葉金援的住處,濃厚的藝術氣息撲面而來。牆上《挑滑車》《長阪坡》《古城會》《夜奔》等劇目照片赫然醒目,多年來積累的“學習筆記”整整齊齊擺放在書架上電腦桌面上的很多文檔記錄着對青年演員演出的指導建議,點點滴滴顯示出房屋主人對京劇藝術的熱愛與堅守。

葉金援出生於梨園世家,到現在已傳承五代人。作爲家傳第四代京劇人,他是長靠短打兼備、文武雙全的大武生。歷經幾十載的藝術實踐,他爲觀衆呈現了許多深入人心的藝術形象,無論是《挑滑車》裡的高寵,《古城會》裡的關公,還是《長阪坡》裡的趙雲,葉金援都融入了自己對角色的思考與理解,做到虛實相生、形神兼備。

葉金援的祖父葉春善是“京劇第一科班”富連成科班創始人之一,作爲京劇傳人,他深知傳承重任在肩。多年來,葉金援堅持傳承與創新相結合,並始終保持着總結、思考的習慣。每次演出前,他都會反覆翻閱史料,在綜合考慮史實、戲情戲理、觀衆接受程度的基礎上對劇目進行整理、增刪、修改,從而使劇目情節、人物呈現更加形象生動,更貼合觀衆審美需求。對於演出過的劇目,他也注意保存自己的錄像、錄音、照片、筆記等資料,作爲“案頭文件”時常拿出來翻閱、思考。

如今已年過古稀的葉金援仍堅守在戲曲陣地,作爲北京京劇院藝術指導委員會成員和中國戲曲學院客座教授,時常爲青年演員把場指導,親自示範,用嚴於律己言傳身教。“教學相長,作爲老師需要不斷學習。”葉金援說,“要想教好這門藝術,老師不僅要和同行、其他行當藝術家探討,還要向歷史學家學習請教,只有自己學過、演過、研究過,纔不會在傳授學生的時候出現‘五祖傳六祖越傳越糊塗’的結果。”

對於戲曲藝術程式化表演技術要求高,戲曲演員成才率低的現象,葉金援深受富連成科班因材施教量材教藝教育理念的影響,認爲“每個演員的自然條件不同,有的個頭低,比較適合短打武生,這就要求他舞臺表演動作敏捷、乾淨利索,具有爆發力;有的基本功紮實,爆發力好,就要讓他更系統地掌握武生角色的運用”。葉金援說:“作爲師父,要爲弟子把脈’,口傳心授技術運用的訣竅及藝術的內在規律,對其未來的發展方向負責。”

“只有掌握的劇目足夠豐富、技術足夠精深,才能在藝術之路上走得長遠。”葉金援常常鼓勵弟子博採衆長,多學多思考,“現在的一些戲曲學習者,歸門歸路過早,學老生就只學唱,學武生就只學打,導致學習不夠全面。”葉金援本人的學戲之路可謂轉益多師,曾在北京市戲曲學校跟隨王少樓楊菊芬諸連順先生學習文戲、武戲,又向孫毓堃老師學習武生戲。系統全面的學習使他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在北京京劇團工作十年之後,他又得到高盛麟、王金璐等大武生的悉心指導,學習了許多武生重頭戲,戲曲技藝更加精進。“以武生爲例,合格的武生必須是長靠(靠即武將的裝束,長靠武生着靠,穿厚底靴,要求穩重、端莊,有大將風度)、短打(短打武生着短裝,穿薄底靴,要求身手矯健敏捷)兼備,唱、念、做、打、舞缺一而有憾。博採衆長才能讓自己的生存空間、事業之路更加廣闊。”葉金援說。

葉金援堅持學習與實踐並重,鼓勵學生以演帶學,在演出中錘鍊技藝,“我小時候學戲時,固定每週五彩排實踐演出,學校每月爲學生安排公演機會,因此積累了豐富的舞臺經驗。現在有些學生,畢業演出也僅有15分鐘,非常缺乏與觀衆的交流。演員只有多上臺,多看自己的視頻,多和觀衆交流,才能找到問題,從而不斷精進”。

葉金援常對弟子講:“學習京劇要有水滴石穿的毅力,要有十年如一日的堅守和熱情。”他認爲,師父不僅要向弟子傳授專業知識,更要在教學過程中做到鬆弛有度。在專業上,要嚴格要求,無論弟子參加什麼規模的演出、擔任什麼角色都不能抱着得過且過的心態上臺,要反覆訓練技能,加強人物塑造。但在嚴格要求的同時,也要注重愛護弟子的自尊心。尤其是在與其他演員合作時,要允許大家有磨合的過程,不能苛求一次到位。在演出前夕,要以鼓勵爲主,幫助弟子放下心理包袱,輕裝上陣。

時代在發展,京劇藝術也要不斷創新,每個時代都應有貼合時代需求的精品力作。葉金援要求弟子在演出、創排劇目時遵循守正創新、精益求精原則:“創新的前提是守正,不守正的創新就是亂改。改動經過幾代藝術家打磨的經典作品,應該慎之又慎,要遵循梅蘭芳先生所說的‘移步不換形’原則,尊重戲曲藝術程式性、虛擬性的藝術特徵。”

傳承發揚京劇藝術並非朝夕之事,談及現狀,葉金援表示:“戲曲演員無論遇到什麼困難,都要‘以不變應萬變’,用不懈的努力突破難關。目前,國家對戲曲藝術的扶持、對文藝工作者的培養,我們每個人都能深切感受到,我們要堅守好文藝陣地,傳承發揚好歷經滄桑、活躍了二百多年的京劇藝術。”

(作者:曹 琳,供職於國家京劇院宣傳與資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