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因性疲憊症嚴重影響癌患生活品質 丹田溫灸療法可改善

奇美醫學中心中醫部東輝醫師指出,中醫丹田溫灸療法可改善「癌因性疲憊症」。(圖/記者林悅翻攝,下同)

記者林悅/臺南報導

癌症病人必須接受手術化療、放療、標靶治療、免疫治療…等,影響病人身心狀態,其中「癌因性疲憊症」是癌症病人最常面臨的症狀之一,往往對於生活品質造成很大的衝擊,奇美醫學中心中醫部任東輝醫師指出,中醫丹田溫灸療法可改善。

任東輝醫師說,1名65歲,有高血壓高血脂病史多年,2年前排便異常出血、排便習慣改變及體重減輕,住院健檢發現大腸癌初期,經歷手術及放療、化療後,感覺體力明顯下降,容易疲累,時常需要休息,胃口差,晚上難入眠,睡不安穩,也常因疲累不堪而影響正常生活,須依賴家人照顧。

3個月前王女士至奇美醫學中心中醫部就醫,在望聞問切後,以中藥調養搭配每週3次的丹田溫灸療法,6周後體力明顯進步,疲累感減輕許多,胃口也比較好,睡得比較安穩,生活可以自理,同時減輕家人照顧的負擔。

任東輝醫師說,「癌因性疲憊症」是長時間感到疲累或精疲力竭的主觀感受,不會因休息或睡眠獲得改善;高達59-100%的癌症病人表示,疲累感導致身體活動能量降低,對事物興趣低下,心理壓力增加,影響睡眠品質等,甚至必須調整原有的工作項目。

但是臨牀上,癌症病人很少主動提及疲憊症狀,所以癌因性疲憊症的問題容易被忽略,無法得到適當處置。臺灣癌症安寧緩和醫學會於2015年進行調查研究結果顯示高達92%的臺灣癌症病人有癌因性疲憊問題,有83%病人曾經嘗試改善疲憊,卻只有約一半的病人主動向臨牀醫護人員提及疲憊情形,更有4分之1病人,是需要有藥物協助治療之中重度疲憊症。這項研究驗證癌因性疲憊症,是最讓臺灣癌症病人困擾的症狀,癌因性疲憊症也是造成病人生活品質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

癌症病人應在診斷時以視覺類比疲憊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簡稱VAS)進行簡易疲憊程度評估,輕度疲憊應以非藥物處置,如:衛教能量保存法、運動、營養處置等。中、重度疲憊應考慮合併藥物治療。根據臨牀證據顯示鍼灸穴位按壓、按摩及中藥調理有助於改善癌因性疲憊症,提升生活品質,癌症病人使用中醫藥調理前,需諮詢中醫師的專業建議。

針對癌因性疲憊症,奇美醫學中心中醫部提供「丹田溫灸療法」,使用改良的黃土艾炭溫灸中脘神闕天樞關元等穴位,藉艾炭的熱力溫通經絡調和氣血,祛寒除溼,功效着重在補虛與養身方面,可明顯改善病人體力,提升日常生活能力;中醫認爲脾胃爲後天之本,修真十書亦云:「腹中常暖者諸疾自然不生,蓋血氣壯盛也。」

丹田溫灸療法可以補充元氣,增進腸胃蠕動及消化液分泌,讓食物得到充分的消化吸收,氣血化生來源充足,除了運用在癌因性疲憊症之外,也可以治療消化系統的胃口差、腹脹、噁心嘔吐、打呃;呼吸系統的氣喘過敏性鼻炎、久咳不愈;婦科:反覆白帶月經不順、長期經痛以及水腫溼氣膀胱無力、慢性筋骨痠痛…等病症

任東輝醫師表示,癌症病人接受手術、化療、放療…等各式療法,容易產生癌因性疲憊症,也是造成病人生活品質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但是臨牀上,癌症病人很少主動提及疲憊症狀,因此癌因性疲憊症的問題容易被忽略,無法得到有效處置。內服中藥調養搭配丹田溫灸療法,可明顯改善癌症病人的體力,提升生活品質,協助癌症病人早日恢復獨立生活功能,這是中醫未來持續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