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服穿多反而冷?跟空氣層厚度有關 保暖要穿對這3層

▲冬天很冷,如何保暖是一門學問。(圖/記者李鍾泉攝)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天氣冷,有些人喜歡裡面三層、外面三層,把自己裹得緊緊的,覺得這樣比較保暖。不過,爲什麼有的人穿多了反而覺得冷?那是因爲衣服空氣對流明顯增大了。怎麼防寒保暖纔對呢?大家可以記住口訣,就是「內薄軟、中保暖、外防風」。

人之所以感覺到寒冷,是因爲人體散熱的結果。衣服是用來防止人體熱量散失的隔熱材料,不同材質的衣服,保暖性也不同。不流動的空氣的導熱係數極低,僅次於真空,它的保溫性能非常好。大多數保溫材料都是利用密閉的空氣泡來實現保溫效果,而羊毛棉花羽毛的保溫效果好,是因爲它們是蓬鬆的,在纖維孔隙中有很多不流動的空氣。

專家指出,衣服保暖最重要的是兩個方面,一是穿含有較多空氣的衣服,二是如何保持住這些空氣,讓這些空氣密閉起來。不過,當空氣層厚度超過15毫米(公釐)時,衣服內空氣對流明顯增大,在這種情況下,衣服穿得越多,反而覺得越冷。

另外,從生理角度來說,如果衣服穿得過多,人的皮膚血管會因熱量過大而擴張,導致人體散熱增加,對外界溫度適應能力降低。

▲冬天很冷,如何保暖是一門學問。(圖/記者李鍾泉攝)

那麼該怎麼穿才能防寒保暖?大家可以記住口訣,就是「內薄軟、中保暖、外防風」。冬季比較乾燥,人的皮膚比較敏感,貼身應該穿薄而柔軟、沒有刺激性的材質,像是棉織內衣,而中間保暖層不與皮膚直接接觸,材質要以吸溼性強的羊毛、羊絨純棉最合適,樣式上要適度地寬鬆,領口袖口等處最好有收口設計

至於外衣,保暖效果主要受面料填充物影響。一般來說,羽絨衣、厚棉襖以及皮衣的面料都比較緻密,因此防風能力都比較強。但皮衣的填充厚度不夠,保溫性能相對較差。

如果天氣很冷,最好再戴一條圍巾,還可以戴上帽子以減少頭頂熱量的散失,再穿一雙厚底的鞋,避免「寒從腳下起」。另外,吃也有講究根莖蔬菜中含大量礦物質,適合冬天抗寒,例如蘿蔔紅薯山藥蓮藕等。

參考來源:錢江晚報人民網廣西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