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報騰訊網絡廣告收入218億元佔比僅16%  再遭字節系廣告兇猛超越

最近,騰訊又被曝出在抖音上投廣告了。

有網友發現,企業微信的廣告日前出現在了抖音上。實際上,此前騰訊遊戲、騰訊音樂等均在抖音上投過廣告。作爲社交領域的老大、老二,騰訊與字節跳動一直在“用戶時長”等領域存在競爭,而現如今騰訊旗下產品不斷抱上字節系產品的大腿,引發不少感嘆——連騰訊都要向字節借流量,字節跳動增長太驚人了。

實際上,騰訊目前還在用戶數量、用戶使用市場方面處於領先,但從互聯網流量變現最直觀的廣告收入來看,字節跳動的確已經反超騰訊。

媒體報道,今年一季度,字節跳動僅憑藉抖音和今日頭條兩大App的廣告收入就已經達到400億元。

而5月20日,騰訊最新一季報顯示,其網絡廣告收入收入218億元,同比增長23%,但是相較去年四季度環比下降11%。

互聯網廣告行業競爭日益激烈,信息流廣告、短視頻廣告突飛猛進。背靠電商業務,阿里的廣告收入目前仍居業內首位,而依靠算法推薦,字節跳動這兩年廣告收入變現加速,已經超越騰訊,成爲廣告收入第二大互聯網公司。而以今年的發展勢頭來看,廣告收入超越阿里、字節跳動成爲互聯網第一大廣告公司,或將是必然趨勢。

如何面對字節跳動的強勢出擊,騰訊面臨的壓力不言而喻。就在上個月,騰訊還提出了要加大投入做社會價值創新,一邊是人力物力投入成本的增大,一邊是傳統收入強項競爭激烈,這不得不讓人引發猜測:廣告業務被反超的騰訊,會選擇加速變現嗎?

字節Q1廣告收入大幅超越騰訊

《2020中國互聯網廣告數據報告》顯示,年度廣告市場份額TOP10企業排行榜中,阿里巴巴與字節跳動位居前兩位,騰訊和百度跟隨其後。過去這一年,字節跳動絕對是互聯網廣告界發展最快的那匹黑馬,不僅躋身前三,還反超傳統BAT企業裡的騰訊和百度。

在快速發展的互聯網新秀中,美團、拼多多乃至京東都曾出現過在創立很多年後仍虧損的局面。但憑藉“用戶量點擊率轉化率、單價、CPM、CPC”的計算公式,成立於2012年的字節跳動早早就實現了盈利。

有外媒曾報道字節跳動2019年年就創造了超過30億美元的淨利潤,其賺錢速度還在進一步增加,最大功臣就是算法廣告商業化變現。

媒體報道的公開數據顯示,字節跳動2018年到2020年營業收入爲500億、1400億和2100億,增長速度驚人。其中,廣告收入分別爲400億、1200億及1830億,佔總收入的比重分別爲80.00%、85.71%及87.14%。

在字節跳動中收入貢獻最大的板塊是抖音,憑藉讓人“上癮”的“讓內容找人”算法,抖音不斷加大廣告投放頻次,現在大約2-3條短視頻內容中就會插一條廣告。在系統上,抖音不僅建立了廣告任務接單平臺星圖,還建立了面向商家的地推隊伍。

如此大規模的信息流廣告也並不能讓字節跳動滿足。2020年11月份字節系抖音、頭條、西瓜等產品全線上線了搜索廣告業務。而有媒體發現,曾經讓百度備受爭議的“搜索競價廣告”也已經在字節系產品中上線。

有業內人士分析,字節跳動上市消息破朔迷離但方向不變,上市前商業變現的衝動不會降低,信息流+搜索廣告已經成爲其廣告印鈔機的“雙引擎”。

2021年4月16日,據彭博報道,字節跳動目標今年廣告銷售增長42%,達到2600億元,其中,抖音今年第一季度廣告收入超過310億、今日頭條今年第一季度廣告收入爲91-92億,合計約400億元。

與騰訊Q1財報最新披露的廣告收入數據相比,若媒體披露數據準確,字節跳動廣告收入儼然已超越騰訊。

據5月20日騰訊披露的最新財報顯示,今年一季度騰訊實現總營收入1353億元,同比增長25%,而作爲傳統業務強項,其網絡廣告業務營收爲218億元,在整體收入中佔比僅16%,這一比例較去年進一步降低。一季度騰訊網絡廣告收入中,社交廣告185億元,網絡媒體廣告33億元。

不過在激進通過廣告進行變現的同時,字節跳動的“算法生意”也引起了越來越多的爭議,算法推薦會過濾掉異質信息形成“信息繭房”,讓人們沉迷在同質的內容中,逐漸喪失對新內容選擇的自主權。同時,在反壟斷背景下,算法帶來的用戶隱私、信息泄露等問題爭議也是業界關注重點。

騰訊剋制的廣告變現之路

今年4月,騰訊最新提出第四次戰略轉型,從“紮根消費互聯網,擁抱產業互聯網”,到“推動可持續社會價值創新”,人力、物力的投入或將在今年持續增加。

一方面是公司整體成本端壓力加大,一方面是競爭的激烈程度上升,如此背景之下,騰訊會加速廣告的變現嗎?

目前看來,這個趨勢並不明顯。騰訊雖然坐擁大量的社交用戶,在廣告收入方面卻沒有把流量變現作爲“增收”來源。

相對比字節、阿里和百度等互聯網同行把廣告作爲核心收入來源,在整個騰訊的收入盤中,廣告業務佔比最小。2020年全年,其廣告收入佔比僅爲17%。

在騰訊的收入結構中,網絡遊戲以及快速崛起的金融科技與企業服務板塊貢獻最大,社交網絡增值服務的收入貢獻也高於網絡廣告。

近幾年,微信社交廣告很受資本市場關注。券商普遍預期,小程序電商、視頻號、搜一搜的發展都存在巨大的商業變現空間,但是騰訊卻一直在微信生態廣告變現方面相當剋制。

目前微信社交廣告僅僅放開了四條。每次騰訊多開放一條朋友圈廣告,資本市場的研究員們都要驚喜歡呼。市場認爲,微信的商業化“太剋制”,微信潛在廣告位充沛,加上行業廣告需求激增,只需稍稍提高加載率,便能大幅提高收益。

但是,騰訊就是對社交廣告的“每一小步”都走的很“膽小”。不僅朋友圈廣告發展緩慢,微信雖然在2020年升級了搜一搜服務搜索功能,但是搜一搜並沒有進行商業化。

對用戶體驗的機制追求或許是微信社交廣告剋制發展的根本原因。

這一點不僅體現在廣告方面。今年4月份,騰訊推出了帶有“隱私算法”的自研第四代數智融合計算平臺“騰訊大數據—天工”,除了把人工智能技術和大數據技術融合,這一平臺非常強調用戶隱私和數據安全,強調“採用騰訊自研隱私計算技術,以去中心化的架構避免單點隱私泄露風險”。

在互聯網平臺監管趨嚴的行業大背景下,數據安全、大數據殺熟、用戶隱私等問題備受關注,騰訊的廣告商業化剋制不無道理。

據說騰訊內部,不同部門之間也不能互通數據,也有互聯網大V吐槽過,騰訊的智能推薦做的不好,人羣標籤都不準確,就是因爲數據不互通。

馬化騰曾強調,用戶數據隱私保護至上,“騰訊平臺的數據遠比其他平臺更加具有用戶個人隱私性,因此反而要強調的是如何加強數據保護而不是打通數據和唯算法論。”

疫情雖然對經濟造成一定衝擊,但因爲線上經濟快速復甦活躍,整個互聯網廣告總量在2020年實現正增長,QuestMobile預計2021年,中國廣告市場將突破萬億,互聯網廣告將突破6000億。

“只要有流量的載體都在拓展廣告變現模式”,根據QuestMobile分析,視頻和購物屬性的應用仍不斷提高廣告容量,社交屬性平臺通過小程序或KOL連接線上和線下交易,也在形成開放體系。

但是隨着疫情效應褪去,無論流量紅利還是廣告加載率都可能出現增長乏力,未來互聯網廣告行業的競爭將更加激烈。市場預期,阿里和字節在電商、短視頻廣告方面應當會繼續保持快速變現的勢頭;社交廣告依然是騰訊廣告的富庫,但騰訊仍會在變現方面保持謹慎剋制,發展態度和速度都不會像其他同行那麼積極。

根據銀河證券的分析,未來騰訊或將繼續發力內容端,整合視頻、音樂、新聞、體育、遊戲電競五大品類的核心資源,利用自身強大的內容資源優勢,深入發展媒體廣告業務,打開更多增長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