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起源地非武漢 專家籲疫苗應優先分配給臺灣

大公學院教授秀熙今天在線上直播新冠肺炎科學防疫說明會」。網路截圖

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升溫,本週確診人數突破3千萬人,病毒起源究竟是何處各界一直想知道,臺大公衛學院教授陳秀熙指出,從演化樹基因序列定位探索全球病毒來源發現,上海傳染病毒株武漢病毒株完全不同,證實武漢華南海鮮市場並非肺炎起源地。同時他也呼籲,全球疫苗必須公平分配,包含致死率高、未有許多感染者、以及失業率高的國家,應該優先給予,例如臺灣感染者不多,對於健康就必須極力爭取。

臺大公衛學院教授陳秀熙今天在線上直播「新冠肺炎科學防疫說明會」,統計目前全球已經超過2945萬染疫,造成93.2萬人死亡,預估本週全球染疫人數就會突破3千萬人。

國際一開始普遍認爲,病毒起源地是大陸武漢的華南海鮮市場,然而陳秀熙表示,透過遺傳演化樹基因序列建立病毒株族譜,以及國際基因序列定位資料庫釐清各國境外移入來源及本土個案病毒傳播動態後發現,武漢華南海鮮市場並非新冠肺炎的起源地。

秀熙表示,當時上海疫情同時存在來自武漢華南海鮮市場與非海鮮市場兩個病毒株,兩者間應存在共同起源病毒株,可以證實武漢華南海鮮市場並非新冠肺炎的起源地。

陳秀熙也以哥倫比亞3月至6月間共有857例境外移入個案,進行演化樹基因序列分析,發現哥倫比亞的境外感染原有至少12個基因族譜,但大部分源自歐洲,但進一步分析,推估最早病毒株約在2019年12月7日從亞洲移入。

臺灣部分,從確診個案的20個樣本進行基因定序,發現臺灣共歷經兩波流行病毒,第一波是今年1月到2月爲大陸返臺個案,第二波則是3月至今,歐洲病毒株爲主。

陳秀熙最後也指出,如今疫情發展要面對最重要的疫苗議題,必須以道德基礎,做出合理、公平的的跨國分配,他呼籲COVAX、(Gavi+WHO+CEPI)、疫苗生產商以及各國國家政府,優先分配模式必須發揮健康平等權

建議,優先分配模式要考量各國疫情的衝擊,首要是視哪些地區有高的致死率,減低過早死亡可以避免人年損失,尤其是70歲以前死亡多產生人民損失很多的國家應該優先分配,例如南美洲

其次是對於尚未感染者造成間接的健康危害,包含心理壓力,例如臺灣,就是一直以來沒有很多感染者,所以對於疫苗更應極力爭取。另外則是全球經濟衰退導致失業率高的國家,例如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