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表外理財收緊山雨欲來 房企輸血管道料受限

(原標題:銀行表外理財收緊山雨欲來 房企“輸血”管道料再受限)

“今年銀行理財資金通過各種渠道進入房地產不是什麼秘密,房企和銀行雙方都有需求。下一步到底怎麼走我們正在研究,總會有辦法。只要有利益,資金一定會找出路。”上海一家保險資管公司負責人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今年房地產市場一度火熱,理財資金的“貢獻”不小。

中國人民銀行上海總部官方網站3日披露,上海市市場利率定價自律機制發佈《關於切實落實上海市房地產調控精神 促進房地產金融市場有序運行的決議》,要求各商業銀行切實防止信貸等各類資金尤其是理財資金違規進入土地市場。

業內人士認爲,儘管目前表外理財尚未正式納入宏觀審慎評估(MPA)廣義信貸範圍,短期內對銀行表外理財業務的實質衝擊有限,但監管部門壓縮影子銀行規模、嚴禁理財資金違規進入房地產領域的態度已相當明確。

表外業務擴張將受限

作爲影子銀行的重要資金來源,銀行理財市場近年來增長勢頭不可小覷。

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首席經濟學家馬駿10月底表示,表外理財目前並未正式納入央行宏觀審慎評估廣義信貸範圍,但央行將根據模擬測算情況研究將其正式納入的時機和具體方案,引導銀行加強對錶外業務風險管理

央行行長周小川6月表示,近期影子銀行發展十分迅速,原因之一是存在監管真空和監管套利。中國已決定開展新一輪監管體制改革來覆蓋這些監管真空領域。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認爲,監管部門將表外理財納入廣義信貸範圍不無道理,其深意在於限制銀行表內、表外的擴張規模,不至於失控。例如,目前計算銀行資本充足率時主要是基於表內業務,但現實情況是部分銀行的表外業務規模做得比表內還要大,這將大大削弱銀行抵禦風險的能力

交銀國際分析師李珊珊認爲,就對行業的衝擊而言,如果將表外理財納入廣義信貸,預計僅個別中小銀行可能面臨廣義信貸收縮壓力,但監管部門此舉表明金融去槓桿趨勢在延續。根據交銀國際的測算,截至6月末,大型銀行廣義信貸同比增速均在15%以內;股份制銀行中,增速較快的中信銀行、民生銀行、光大銀行的廣義信貸增速在20%-30%;其他中小銀行中,廣義信貸增速超過30%的只有盛京鄭州南京銀行。即使表外理財納入廣義信貸,大型銀行的廣義信貸同比增速仍遠低於33%;中小銀行中,預計盛京、鄭州、南京銀行等廣義信貸同比增速可能超過38%。房企融資料再收緊

專家預計,由於表外理財資金主要投向類信貸、債券資產,實際上發揮信用擴張的作用,對宏觀經濟產生影響。表外理財正式納入廣義信貸範圍之後,資金投向結構將成爲監管部門關注的重點。

業內人士指出,銀行理財資金繞開監管流入房地產領域已引起監管部門關注。銀監會主席尚福林日前在銀監會召開的三季度經濟金融形勢分析會上強調,加強理財資金投資管理,嚴禁銀行理財資金違規進入房地產領域。

銀行業理財登記託管中心有限公司發佈的《中國銀行業理財市場報告(2016年上半年)》顯示,上半年累計有18.99萬億元理財資金通過配置債券、非標資產、權益類資產等方式投向實體經濟。截至6月底,投向實體經濟的理財資金餘額爲16.03萬億元,佔理財資金投資各類資產餘額的60.74%。從具體行業看,投向房地產業的理財資金約2.09萬億元,居第二位,佔比13.06%,僅次於佔14.21%的土木工程建築業。與去年相比,流入房地產業的銀行理財資金規模佔比在今年上半年快速上升。

多位業內人士透露,實際進入房地產領域的理財資金規模可能更大。一家股份制銀行南京分行人士表示,目前總行還在研究未來表外理財納入廣義信貸範圍的影響。“爲了控制潛在風險,我們從去年開始就實行‘大敞口’管理。就全行業而言,今年很多中小銀行的表外理財規模擴張得很快,理財資金大量進入房地產。”所謂“大敞口”管理指的是,銀行給每家企業客戶設定一個額度,無論是分行直接投放貸款還是通過發行理財產品募集資金,都必須在這個額度範圍內。

該人士解釋,前幾年多數銀行在房企開發貸方面實行名單制管理,不在名單上的企業很難獲得貸款。通過發行表外理財產品,可以使不在名單上的房企拿到資金。在今年樓市一片大好的情況下,銀行更是有動力這麼做,而且委外業務等表外操作手段很多。

多位銀行業地方監管部門人士表示,目前委外業務的底層資產並不能完全“穿透”,理財資金最終流向很難監控。專家預計,多個監管部門聯手規範銀行理財業務,房企本已收緊的融資渠道勢必“再補一刀”。

委外去向待觀察

表外理財正式納入廣義信貸範圍後,委外業務何去何從?目前市場對此觀點不一。有機構人士認爲,如果央行未來通過MPA嚴格控制表外理財規模,則理財業務的成本及投向將發生較大變化,委外規模也將下降。另有銀行資管人士表示,在“資產荒”加劇的背景下,通過加大委外槓桿來維持資產端收益仍將受到銀行青睞。

申萬宏源證券分析人士指出,當前銀行委外資金不僅來自理財,也來自自營,而表內理財和自營資金一直在MPA考覈中。即使表外理財納入廣義信貸,也不妨礙委外的繼續增長。無論是銀行表內資金還是表外資金,其投向無非是金融和實體兩大領域。在實體經濟需求不振、房地產調控升級導致房貸收縮的情況下,銀行資金整體投向金融市場的佔比預計仍將持續上行,而囿於銀行自身投研能力的限制等,委外仍是重要選擇。

招商證券首席金融行業研究員馬鯤鵬認爲,理財規模擴張放緩甚至收縮後,通過新發產品滾動彌補存量產品損失或利差倒掛的操作模式將難以爲繼,“做好存量業務、提高存量業務收益”將成爲未來銀行理財業務的主要任務。作爲當前爲數不多的高收益資產運用方式,委外業務都將成爲銀行理財更重要的高收益資產類別,將迎來更大發展,在理財總盤子中的佔比將持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