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力在擴大!移工月消費力破億 東協大樓大復活!

東協大樓位於臺中火車站前,前身爲第一廣場。(圖/翻攝自維基百科

財經中心綜合報導

東協大樓位於臺中火車站前,前身爲第一廣場,其破舊骯髒的印象使得本地人大多不願尋訪。但近年來,這個由外籍移工自行築起的地下社會,不僅爲這棟破敗的大樓帶來新的生命力,還使其死灰復燃,支撐着整個商圈消費力

2016年臺中市政府宣佈將改造沒落多年的第一廣場爲東協廣場,由於假日常有外勞在此聚集,臺中市政府所幸將其改造,以東協十國文化特色吸引觀光客。據《蘋果日報》報導,第一廣場曾爲臺中最引領指標住商混合百貨,但是隨着附近商場接連火災發展重心轉移,廣場人潮不再,更曾一度破敗沒落,成爲治安死角

東協廣場的重生要先感謝其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因其距離臺中火車站只有百公尺,每個週末,來自東南亞各國的移工,從四面八方涌進,使其意外成爲承接移工的建築。報導引述中區繼光商店主委張進鑫表示,當專營移工的餐廳商家進駐,「不僅救了舊大樓廣場,一直到現在影響力都還正在擴大」。

東協廣場當中最大族羣越南印尼菲律賓泰國則是這裡的相對「少數族羣」,專屬店家也相對罕見。經發局並統計,移工商機在東協廣場及商圈,平均每月營業額可帶來1億元商機,消費力驚人。

報導指出,東協廣場轉型後,確實成功吸引不少商機注目新開幕包含11樓金商旅、4樓伴旅店,進駐各包下一整層樓;8月傳出有知名通訊品牌將進駐,甚至就連醫美集團也相中移工消費力,目前正在這評估找點,也成爲接觸東南亞市場,最直接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