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印博弈 中方3戰線取得成果

沈逸復旦大學國際政治系教授,身兼復旦大學網路空間治理研究中心主任、網路空間國際治理研究基地主任。主要研究方向爲:國家網路安全戰略全球網路空間治理、網路外交等。其最出名的出版作品爲《美國國家網路安全戰略》。

中印邊境前線軍隊於近日脫離接觸,上海復旦大學國際政治系教授沈逸撰文指出,這是印方於2020年4月方面誘發邊界局勢升溫以來,中國於10個月內在「邊境區談判桌以及輿論場」3條戰線同步展開精細化戰略博弈之後,所取得的階段性成果

沈逸表示,2020年4月開始,印方試圖單方面改變邊境管控現狀,不僅導致中印邊境局勢陡然升溫,且與新冠疫情、美國對華戰略施壓等混合在一起,使中國陷入不利態勢,可謂對中國及解放軍進行一場不期而至的精細化戰略博弈能力的極限測試

沈逸認爲,中方當時處置的方式,以及後續衍生效果的控制,直接與中國宏觀戰略利益全局密切相關。中國必須堅定捍衛領土主權完整的同時,又需控制局勢不失控,不干擾到中共兩個一百年的總目標,不打亂建成小康社會以及有序推進十四五計劃總體規畫。而無所作爲或者過度反應,都存在誘發進一步連鎖反應的戰略風險。

沈逸表示,印度藉由這次邊境衝突,謀求在「實際收益、外部戰略影響以及國內政治收益」3個方面獲得回報。印度謀求實質性地將邊境區實控線推向中方一側,同時對外證明印度在牽制、制約中國戰略崛起的棋局中所具有的價值,繼而向任何有興趣制約中國的外部國家開出更高的價格,並藉由對外軍事行動轉移印度國內矛盾。

在中國應對方面,沈逸指出,中國在這10個月處置中印邊界衝突過程,大致實現3個具體目標:第一,在邊境實控區,對非法越線挑釁的外軍予以堅定回擊,徹底打消印方「趁火打劫」的戰術、戰略投機

第二,中國向全球展現「精準施策」的多線程操作能力,實現突發事態有效管控的國家能力,實質性抵衝部分域外國家扶持周邊戰略競爭者遲滯中國發展的戰略構想。整個2020年在新冠疫情、中美關係臺灣問題、RCEP、建設小康、脫貧攻堅啓動十四五規畫等議題安排得有序妥當,讓意圖擾亂中國戰略佈局和發展節奏的謀算歸於破滅。

第三,中國統籌線上線下兩個場域,透過對網路空間資訊流動有效控制,展現國家宏觀戰略博弈的系統能力。中方在涉及領土、主權、安全等重大核心利益問題上,實現了政府與民衆之間的良性互動:最大限度地不讓負面力量獲得利用這些資訊進行情緒性煽動施壓的任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