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商巫巫茲拉-新舞臺的翻缸 新引擎舊外殼

翻缸,是汽車大翻修用的詞。

舞臺,最近經過翻修,二度下水。新舞臺館長辜懷羣用「翻缸」來形容舞臺的整修。

以汽車爲喻,她說,新舞臺的翻缸,就像是車子,是換了汽缸、換了引擎,就是沒有重新烤漆

經過15年,新舞臺的整修重點硬體設備包括音響燈光、控制系統等,整套設備不但是臺灣唯一,也是兩岸三地最新的,中國上海大戲院雖然也有一套,卻是上一代的,新舞臺則是新一代的。

重點是整個經費約7千萬元,這費用,聽在上海大戲院主事者耳裡,曾以輕蔑的語度問辜懷羣:「設備,看來都是用臺灣貨的唄?」

辜懷羣心裡有點火,因而很驕傲的告訴他們說,「因爲我們有專業的舞臺技術人員,所以,是跟你們一樣的設備,但是,是新一代的」,對方一聽,眼珠子都要掉出來,辜懷羣說,那表情寫了一個字:驚。

上海大戲院驚,觀衆也會驚。因爲,舞臺設備是換了,但是內裝包括觀衆座椅地毯、告示指標等都沒換,對觀衆來講,是「毫無改變」,這就是辜懷羣說的,沒有重新烤漆。

既然引擎都換了,爲何不順便烤漆呢?整個故事,對辜懷羣而言,有如一場穿越時空劇,是一場藝術界與金融界的時空穿越。

現在的藝術流行所謂跨界、跨領域溝通,新舞臺的整修,辜懷羣說,就是典型的跨界、跨領域、甚至是穿越的溝通。

需要穿越的關鍵在,企業、尤其是金融界在想要在藝文領域回饋社會時,總以爲花很多錢蓋一個廳就算盡到企業公民責任了。其實,蓋了表演廳後,纔是責任的開始,得要有人表演,更得要隨時維修...。

於是,辜懷羣發現,原來人生真如戲,當藝術界談表演、論內涵、講創作時,金融界則是講數字,論效益,談會計帳目...。

所以,當辜懷羣從10年前開始「想」新舞臺應該要修起,就爲了籌募資金與金融界溝通,她說所有大家想像得到的事,她都遇到、也都碰到...。自此,她開始大穿越。

穿越過程中,她學到,想要從銀行家口袋裡掏錢出來,必須要從他們的思維去想,必須要符合他們的語彙,才能讓他們明白:爲何看來還能用的設備要換?

翻缸,汽車10年都要大修一次,老爺車開了10多年了,不修,安全堪虞。這語彙,人人都懂。於是穿越成功。

座椅、地毯、告示指標,銀行家左看、右看,不修,也不影響安全,不換也可,溝通,宣告失敗。

就這樣,從想到真正能夠開始整修,穿越時間花了5、6年,雖然,只換了引擎、換了汽缸,沒能重新烤漆,但是,可以讓觀衆聽到好的聲音,看到控制的更爲精準又更爲安全的表演舞臺。

而辜懷羣的下一步期待是,有人願意出可以換地毯、座椅的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