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澳鬧翻 龍蝦跳樓價還滯銷 2.3萬公升葡萄酒因它被扣押

以往澳洲龍蝦售價可以高達每公斤100澳元,但現在靠國內市場價格只能一降再降。(圖/達志影像/shutterstock)

中澳交惡後,大陸已先後抵制澳洲龍蝦、紅酒牛肉等一系列商品,但至今大陸與澳洲關係仍未見緩和。最新消息指出,澳洲龍蝦每公斤價格降幅達到7成還滯銷,而來自澳洲兩家酒商的超過2.3萬公升葡萄酒,因「標籤」不合格,自上個月未准入境大陸,目前仍扣押在大陸港口,暫未明確如何處理。

綜合陸媒、港媒報導,去年,由於對華清關出現延誤,澳洲龍蝦業主動停止出口,而大陸是澳洲龍蝦的最大買家年度進口規模高達8億美元,佔澳洲龍蝦出口的95%。在對華出口受阻後,一些澳洲出口商將希望放在另一人口大國印度上,不料後者雖擁有龐大的人口,民衆卻不愛吃龍蝦,澳洲龍蝦業生意一落千丈。

報導指出,目前漁民只得靠本國市場勉強支撐。不過,以往澳洲龍蝦的售價可以高達每公斤100澳元(約臺幣2198元),但現在靠國內市場,價格只能一降再降,每公斤只賣30澳元,降幅達到7成。

維州龍蝦協會主席Markus Nolle表示,在秋冬季,許多漁民面臨艱難的生存問題,未來6個月將非常關鍵,到時如果沒有向大陸出售高價龍蝦,一些漁民將會失業。他並強調,即便是去年聖誕節和農曆新年的節假日,澳洲龍蝦銷量也並不如人意。

面對收入銳減,漁民艱難求生,被迫削減運營成本,還向澳洲地方政府求助,也有漁民將船員船隻進行合併,比如兩艘並一艘,並延後船和捕撈設備的維護,但這有可能帶來安全隱患。

至於繳納漁業許可費是漁民營運的主要成本,佔比最高可達40%,而且必須預先支付,目前,來自南澳塔州西澳在內的州漁民已被允許延後繳納許可費。但也有一些漁民對一些州沒有任何扶植措施感到不滿,比如維州,但這有可能因爲出口收入下降導致的財政緊張。

此外,由於損害大陸葡萄酒行業公平競爭的權利,從去年11月開始,澳洲葡萄酒對華出口被加收100%至200%的費用,隨後澳洲葡萄酒受歡迎程度大幅下降。

報導也提到,根據澳洲亞葡萄酒管理局首席執行官Andreas Clark介紹,僅在政策生效的兩個月時間,澳洲葡萄酒出口急劇下降,並拖累全年出口表現,2020年度出口量暴跌29%,對應出口額下降14%。而進入新的一年後,情況還變得越來越糟。根據澳洲統計局的最新數據顯示,今年1月份,澳洲對華出口的葡萄酒僅佔剩1%,市場份額同比減少了49%。

雪上加霜的是,大陸海關總署週一(22日)在官網發佈數據顯示,由澳洲富邑(Treasury Wine,又稱富豪葡萄酒產業酒商)生產的兩批奔富(Penfolds)葡萄酒,因「標籤」不合格,而無法通過深圳口岸入境大陸,重量分別?675升和2700升;由百吉布魯克加(Badger's Brook Winery)生產的七批葡萄酒也以相同原因,無法通過重慶口岸入境,總重量接近2萬公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