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視野-「新基建」成大陸經濟新藥方

新冠肺炎疫情不僅重創大陸經濟全球景氣全面陷入衰退的陰影中。剛落幕的大陸全國「兩會」上,爲提振經濟重回正軌開出的新藥方正是「新基建」,希望藉此擴大投資、刺激經濟發展轉型,進而實現「六保」:包括保居民就業、保基本民生、保市場、保糧食能源安全、保產業供應鏈穩定等。

所謂的「新基建」,是相對於傳統基建的全新概念。新基建的重點不再是指房地產、鋪路造橋等基建,主要以新一輪網路基礎建設數據資訊的相關服務有關。

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公佈的「2020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加強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發展新一代資訊網路,拓展5G應用,建設數據中心,增加充電樁、換電站等設施,推廣新能源汽車,激發新消費需求、助力產業升級」。這不僅是「新基建」的未來部署,更是未來發展商機所在,也成爲市場近期熱議焦點

大陸國家發改委先前已明確指出,「新基建」共包括三大領域:一是資訊基礎設施,比如以5G、工業互聯網代表通信網路基礎設施,以人工智慧、雲計算等爲代表的新技術基礎設施,以數據中心、智慧計算中心爲代表的算力基礎設施等;二是融合基礎設施,比如智慧交通、智慧能源基礎設施等;三是創新基礎設施,比如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產業技術創新基礎設施等。

新基建涵蓋範圍甚廣,從短期來看,政策核心希望透過加速上述領域的投資,增加相關行業就業人數,進而提升消費動能。從中長期來看,AI、5G、雲計算等一系列科技創新發展,有助於突破產業發展的瓶頸,可實現企業提質增效,創新商業模式

細分產業來看,「新基建」可說是大陸全面推進「互聯網+」、打造數位經濟的延伸。尤其2020年初疫情嚴重時,電商網購、線上服務等新業態都發揮了重要作用,市場也將加碼關注數位經濟,預期相關行業仍將持續火熱延燒。機構分析,預計到2023年,大陸經濟一半以上將實現數位化,大量新型企業將應運而生,互聯網科技產業還有極大的發展空間。

另外5G基建也正加速推動。大陸工信部部長苗圩在「兩會」期間表示,4月份5G用戶增加了700多萬,累計已超過了3,600萬戶。此外,大陸已建成全球最大的光纖和4G寬頻網路,5G基站超過20萬個。

在雲計算方面,華爲、阿里巴巴、騰訊等行業巨頭紛紛加碼投資。阿里雲日前宣佈,未來三年將投入人民幣(下同)2,000億元加碼「新基建」,用於雲作業系統伺服器晶片等重大核心技術研發。

官方全速推動「新基建」,各地方政府也緊隨政策,加速落地「新基建」專案的投資。資料顯示,目前已有20多個省份公佈了規模達數兆元的「新基建」建設計劃。

例如,江蘇制定了加快推進數位新基建擴大資訊消費和支援發展5G網路的政策意見;福建最新公佈2020年度數位經濟重點專案,其中數位新基建專案52個,總投資729億元;上海公佈新基建行動方案,首批重大專案三年投資2,700億元;浙江省則是537個重大項目集中開工,總投資高達8,864億元,高新技術與產業工程項目佔比六成。

大陸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近期因應新基建與網路服務的相關投資已出現增長。據統計顯示,2020年1月至4月,電腦辦公設備製造業投資增長15.4%,科技成果轉化服務業投資增長28%,專業技術服務業投資增長12.5%。

業內預計,到2025年,5G、工業互聯網等新基建領域的投資將達10兆元,帶動相關投資累計或超17兆元。「新基建」相關領域在疫情衝擊下逆勢而上,市場期待,這股數位化生產力驅動經濟止穩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