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捷事件後續求償與驗收?葉昭甫:市府與北捷同步進行

議員林德宇表示,他要求中捷市長盧秀燕硬起來,該站在第一線處理時就要承擔主導權。(陳世宗攝)

葉昭甫說,中捷握有主導權,不可能有驗收放水的情形。(陳世宗攝)

針對中捷意外事件後續求償及驗收問題,市議員林德宇9日在議會質詢中表示,綠線的發包施工北捷主導,他要求中捷及市長盧秀燕硬起來,該站在第一線處理時就要承擔主導權,對北捷求償內容時程也應具體說明,不要讓中捷求償無門。

交通局長葉昭甫說,市府跟北捷是同步進行,現階段最重要且市民關心的,是列車意外事件的釐清及改善作爲,事件後續的結果都會影響到相關的契約內容,會根據契約對廠商適度性裁罰及求償。

林德宇指出,昨日臺北市捷運工程局局長張澤雄在臺北市議會中表示,針對綠線延誤竣工,將向川崎公司求償,每延後一天可求償2000萬元,最多求償21.8億元,他批評,這些資訊市府都不曾透漏,市民還要透過臺北市議員發問才能得知。

林德宇說,這是北捷主動跟川崎求償,還是北捷代替臺中市府求償?市長盧秀燕表示,市府向北捷求償,北捷則對川崎求償,所以是一層對一層。林德宇表示,若照北捷局長所說,還要通過最冷及最熱兩種天氣的驗收纔算竣工,也就是至少還要一年,他詢問是否有具體的求償時程及內容?

葉昭甫表示,市府跟北捷是同步進行,現階段最重要且市民最關心的,是列車意外事件的釐清及改善作爲,事件後續的結果都會影響到相關的契約內容,會根據契約對廠商做適度性的裁罰及求償。

林德宇指出,交通部、臺中市府及臺北市府於2008年所籤的三方契約,是由當時的部長治國胡志強郝龍斌兩位市長所籤,事隔多年,契約內容也有再拿出來檢視的必要,若北捷在驗收過程中有放水疑慮,也要確認臺中市政府是否有處理及求償手段

葉昭甫說,綠線竣工的條件通車後經過三個月的適應期,再通過一個冬天或一個夏天,至少八個月的在地天候考驗後,衡量可用度,纔會辦理後續的驗收及竣工,過程中中捷握有主導權,不可能有驗收放水的情形。

林德宇強調,當初營運前試運轉,中捷的人員都沒辦法陪同進場,他強調,現在該是市長站在第一線來主導處理時,就該硬起來,不能都推給北捷,發包、施工、驗收都由北捷承擔,臺中市府淪爲被動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