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白色恐怖「鹿窟事件」 監察院糾正國防部侵害人權

監察院 。(圖/本報資料照)

政治中心綜合報導

監察院日前針對臺灣最大白色恐怖案「鹿窟事件」公佈600多頁的調查報告,認爲軍方審判不僅草率、違反法律,更嚴重侵害人權,對國防部提出糾正,被視爲落實轉型正義的第一案。

「鹿窟事件」源於1952年,國防部保密局因自「臺北市委會電器工人支部案所書記溫萬今的日記內,發現其曾在共產黨武裝基地受訓,懷疑該基地位在石碇一帶,派軍隊前往搜捕共產黨地下工作人員

搜查期間,軍方共逮補及審訊896人,判刑及感訓112人,更施以刑求,前後36人死亡,堪稱史上最大的白色恐怖案。「鹿窟事件」最終依《戒嚴時期不當叛亂暨匪諜審判案件補償條例》及《戒嚴時期人民受損權利回覆條例》,判賠5億4千萬元。

監委高鳳仙楊美鈴經調查1年半後,20日提出調查報告,指國防部當時派軍隊3800多人至1萬多人前往鹿窟山區展開圍捕,過程中刑求村民,以木棍竹棍藤條扁擔槍托毆打、用鋼筆夾手、用針刺指甲、用夾子拔指甲、灌水或倒吊,有人被打到吐血或昏倒,有人因骨頭錯位終生殘廢,有人被打到骨頭破碎而發瘋,其中更有人於釋放後輕生。根據村民控訴,期間還有恣意搜刮財產情形

監委指出,軍法官在審判時,未詳查被告是否有心神喪失或精神耗弱減刑事由、有無遭受刑求或受調查人員誤導、因不識字而不知筆錄記載內容等,多僅憑被告之自白及共同被告之陳述而爲有罪判決,於法不合,侵害被告人權,也造成國家補償及冤獄賠償合計3億9400多萬元。

堅委表示,此份調查報告除了對於不當審判及感訓提出糾正,有關軍隊搜捕期間強佔民宅、恣意食用村民家禽、村民無故被捉去光明毒打訊問後飭回、死刑未通知家屬綠島服刑卻被延誤釋放等問題,也提出調查意見,希望能對國傢俱有正向積極面對歷史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