螯蝦入侵鯉魚潭 放養原生種補救

民衆花蓮鯉魚潭發現澳洲淡水龍蝦蹤跡,擔憂外來種破壞生態。(民衆提供/羅亦晽花蓮傳真)

有民衆本月5日在花蓮縣壽豐鄉鯉魚潭碼頭旁發現1只學名紅鰲螯蝦的外來種小龍蝦,分享臉書社團引發網友熱烈討論,憂慮影響生態。鯉魚潭內主要原生種如羅漢魚、菊池氏細鯽,疑似因外來種吃掉其魚卵,多年前早已消失花東縱谷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委託專家調查,並放養原生魚種,盼增加生物多樣性。

紅鰲螯蝦俗稱澳洲淡水龍蝦,原產大洋洲,被引進做爲觀賞及養殖食用,但因飼養時容易感染多種疾病難以根治,遭民衆棄養放生。因其大螯可輕易捕捉獵物,加上產卵量驚人、適應能力極好,成爲強勢物種,甚至會吃掉魚卵,恐壓縮原生物種生存空間,對生態的破壞十分嚴重。

花東縱管處鯉魚潭管理站主任蔡威平說,鯉魚潭內遭外來種入侵時間點已不可考,自2016年起,委託東華大學監測鯉魚潭水質及魚種,潭內外來種魚類多爲吳郭魚珍珠石斑圓吻魚固魚等,紅鰲螯蝦比較少見

蔡威平提到,鯉魚潭內原生種主要爲羅漢魚、菊池氏細鯽,研究團隊研判因其魚卵遭外來種生物捕食而導致消失,今年8月嘗試在潭內放養這兩種原生種魚苗,觀察能否在人工協助下擴大存活機會,增加生物多樣性。

花蓮縣水產培育所長吳雅琴指出,鯉魚潭多年前曾發現紅鰲螯蝦蹤跡,東華大學外來種研究調查,初步研判數量不多,暫無立即性危害,呼籲民衆重視生態環境,不要任意棄養放生外來種,以免破壞本土生態環境。

鯉魚潭是堰塞湖,長期存有優養化問題,除放養專吃藻類的白鰱魚,近年也放養黑鰱魚。蔡威平表示,這些雖是外來魚種,但不會產卵,不影響潭內生態,盼能持續食用浮游動物,達成生物防治改善水質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