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解密 牯嶺街小劇場大實驗

臺灣著名實驗劇場牯嶺小劇場」(資料照、身體氣象館提供)

防疫在家、上網逛街也行得通,想知道一個百年日式官舍,如何變成警察廳舍,再變爲現今臺北非商業劇場的搖籃「牯嶺街小劇場」?亞洲聚焦的人文藝術共生融合的創意據點?

牯嶺街小劇場行政經理韓謹竹表示,有別於大劇院,小劇場除了容客量規模小巧精緻,最大差別在於小劇場具獨立創新及實驗性精神,代表「體制外」的存在。牯嶺街小劇場從戒嚴時期的警察廳舍,在臺灣解嚴後,社會氛圍曖昧不明時,就以挑戰官方敏感神經的小劇場表演存在,有很大的宣示意義

牯嶺街小劇場原址於日據時期(西元1906年)建置木造房舍做爲官舍。1945年國民政府接收後,成爲臺北市警察局第七分局,1954年改/擴建爲三層樓建築。至1993年因應行政區劃法調整,先後更易爲古亭分局、中正二分局。目前一樓劇場後方仍保留三間拘留室,應合此「歷史建築」之名。

期間,居住牯嶺街一帶日據時期高階官員在返日前,由於放不下身段另謀它職,遂販賣家當、處理多餘物品(包括價值不菲的書籍等)來籌措生活所需費用。自此,牯嶺街逐漸發展成以舊書攤集市而聞名的街道。到了1972年,臺北市政府爲了整頓交通美化市容將牯嶺街的舊書攤拆除。

1995年中正二分局遷至重慶南路南海路現址,原址經藝文界人士奔走爭取,臺北市政府隔年規劃爲藝文劇場,再委託民間藝文團隊營運管理,爲國內唯一定位前衛劇場之表演場所,也是臺北市首樁閒置空間再利用案例

歷經兩年多整修,百年曆史建築「牯嶺街小劇場」於2020年重新開張,環境和硬體都更新、升級,且拓展新的可能,像是開發身心障礙者劇場、行爲藝術、工作坊等,和各領域藝術家、團隊合作,做好戲劇培育紮根工作,韓謹竹說,牯嶺街的重要性在於規模不大、但有足夠專業技術的空間,對於作品內容與表演者有相對的彈性,可以提供初出茅廬或礙於預算,無法一下子登上大劇院舞臺的表演者一個友善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