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維奇和美國男籃,到底是誰帶不動誰?

“多希望此刻我在尼日利亞隊打球!”——丁威迪

和“蔡崇信很有錢,所以給我5年1.2億也不是問題”這種話相比,涉及到祖國的發言,丁威迪多少動了點腦筋。當他在社媒上發出這句感慨的時候,缺少丁威迪、蒙特·莫里斯、阿奴諾比、奧拉迪波的尼日利亞隊,正在用替補陣容美國隊的全明星主力——還領先3分。

也許不能再把美國男籃稱爲“夢之隊”了,9年前的美國隊在倫敦奧運會上吊打尼日利亞83分,5年前的他們又在熱身賽錘了非洲兄弟43分,而到了2021年,美國隊五名首發全部是全明星球員替補席還坐着拉文格蘭特這倆球隊核心,賽前開出的盤口是美國隊讓28分,結果他們一整場連90分都沒拿到。

這不是火力過剩的美國隊第一次陷入“進攻荒”的境地,早在2019年的男籃世界盃,美國隊就失去了前幾年摧枯拉朽狂砍100+的能力。世界盃正賽八場比賽,美國隊只有三場得分過90(其中還包括一場加時險勝土耳其的尷尬勝利,甚至還和希臘隊打出了69-53的打鐵盛宴)。幾乎完全被FIBA球隊們拖入了他們最喜歡的節奏:磨陣地、拼對抗、封突破、比遠射、打配合......

雖然法國人有護框鐵塔戈貝爾和卷切達人富尼耶,塞爾維亞更是神獸雲集、三分如雨,但就算各路球星紛紛缺席,2019年的美國隊依然是賬面實力最強、陣容最厚實的奪冠熱門,每個球員都是各自NBA隊內的主力。結果他們不僅沒打出夢之隊的統治力,反而在主帥波波維奇、助教科爾的帶領下,肯巴-沃克、米德爾頓、多諾萬-米切爾、邁爾斯-特納、塔圖姆杰倫-布朗大洛和巴恩斯一路向西,反向搶七——踩着波蘭人的身體,只保住了世界盃第七名的兜襠布。

除了向歐洲強隊們表達敬意,人們更多地將矛頭直指夢之隊,尤其是主教練波波維奇。畢竟他身爲NBA的頂級名帥,把滿級號打出歷史最差戰績。另一方面,今年的滿級號再次全面升級,卻被一羣NBA邊緣人打到顏面盡失,更加劇了外界的質疑。

波波維奇當然有自己的態度,早在2019年他就說過:“我們應該因爲沒贏得金牌而感到羞恥?這個態度很荒謬、很傲慢。他們不尊重世界上的其他球隊。法國隊擊敗了我們,他們的勝利應該得到讚揚。”

而在輸給尼日利亞之後,波波維奇又表示:“NBA的單挑技巧在國際賽場上並不管用。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我倒挺希望球隊輸掉一場比賽的。”

老爺子的發言超級高水平,況且這種陣容的美國隊能首開紀錄、輸給非洲球隊,那些大牌明星們也有責任——在投進最後那兩記救命三分之前,杜蘭特11投2中;比爾不信邪地單挑了一整場,結果只進了1球......到最後,7投15分的塔圖姆延續綠軍傳統,成了美國隊最“雖敗猶榮”的人。

所有人都有問題等於所有人都沒問題。那麼問題和責任還是得由主教練一人承擔,這是競技體育的殘酷現實。況且,波波維奇也必須解決美國隊這兩年暴露出的結構性問題——

爲什麼以防守反擊、個人能力著稱的美國隊,面對賬面實力遠不如自己的FIBA對手,打不起反擊、秀不出操作。甚至頻頻被尼日利亞掀起反擊三分的浪潮?

說到三分,爲什麼一羣在NBA裡藝高人膽大的三分手,到了三分線更短的FIBA賽場上,只出手了24個分球?對面的尼日利亞全場扔了42個三分球,在熱火三分準心只有31%的文森特,面對美國隊扔出了8中6的三分。

由文森特延伸出來:爲什麼那些在NBA場均個位數得分的邊緣人,到了國家隊就信心爆棚,手感火熱,如魚得水。而在NBA砍分如喝水的真核巨星們,到了FIBA賽場就放不開手腳了?

最容易想到的藉口當然是磨合問題,這支美國隊比尼日利亞隊晚集結了7天,在正式比賽前,他們只進行了5天的集訓。塔圖姆就表示:“我們之前都沒在一起打過球。”

你確實能看出來,這羣球星沒在一起打過幾天,不然不會出現這麼尷尬的停球畫面。

但是,比對手晚7天集結,就能出現這種黑洞級的防守漏洞嗎?

另外,在這一回合之後,樂福再也沒登場。

還有這一回合,不知情的觀衆可能以爲剛纔是巔峰馬努殺入了籃下,居然吸引了美國隊四人協防,而且他們還沒攔下對手的突破分球,尼日利亞又是一記空位三分得手。

注意籃下,在三分出手的那一刻,尼日利亞球員就已經卡住了搶板的身位,全場下來,尼日利亞的前板幾乎是美國隊的兩倍。

和以往一樣,美國隊這場比賽的防守策略是“逢擋拆就換防持球人”,他們一開場就用這招防出了對手的24秒違例。

憑藉過人的身體素質和個人能力,利用防守反擊迅速拉開比分,這本是美國隊的傳統殺招。但至少在這場比賽中,他們的防守出了大問題——持球擋拆要換防,那無球擋切呢?

答案是:美國隊自己也不知道怎麼防無球擋切......

大部分時間裡,他們不會針對無球擋切換防,但是以利拉德、拉文爲代表的美國外線,實在被對手的掩護和跑位溜得夠嗆。這一回合就是美國隊防無球的集大成之作——在強側,利拉德繞了兩個彎,剛追到對手面前,就被接球切入的文森特甩在身後。

而另一邊,尼日利亞1號伊羅格布和尤度做了個簡單的無球掩護,就讓拉文跟丟了目標——他以爲追夢會換防,但追夢此刻要給利拉德擦屁股,騰不出手幫拉文提褲子。

最後一節,奧尼好整以暇地散步到弧頂,尤度一己之力就擋住了利拉德和追夢兩人,首鋼球迷可能都沒見過這場面。

而且針對持球人的換防,美國隊也沒取得多好的效果,尼日利亞越來越懂得利用換防產生的錯位:

如果說尤度單吃塔圖姆只是妙手偶得,那麼連NBA常規輪換都坐不穩的尼日利亞外線們一而再、再而三地單挑、顏射NBA全明星,就只能用“神乎其技”來形容:

從格蘭特,到拉文、阿德巴約,從突破拋投到強起上籃,尼日利亞的外線們幾乎把這羣NBA球星點了個遍。還在以色列打球、即將進入夏季聯賽試訓的阿加達打到興起,甚至玩出了360度轉身高打板的花活:

這個用撤步三分顏射杜蘭特的靚仔叫旺瓦穆,在NCAA場均11分,後來去了俄羅斯打球。這一場他拿下13分,和21分的文森特、17分的阿達加一道,把美國隊的防線打成了馬蜂窩。

更不可思議的是,整場比賽,尼日利亞兩次斷掉了塔圖姆帶球過半場的球權,甚至還用全場緊逼的方式給美國隊施壓——這完完全全是2019年之前的美國隊(和廣東宏遠)的套路。

2016年被歐文和杜蘭特聯手在弧頂斷球的吉諾比利怎麼也不會想到,幾年過去,他的老對手就拉胯到了這種程度。

更不用說他們簡單粗暴的進攻戰術了,第一節還挺管用的利拉德+阿德巴約擋拆,到下半場直接被對手“以眼還眼”:換防、搶斷,拆解得乾乾淨淨。

縱觀全場,美國隊打得最複雜的一個戰術,還是他們的最後一回合:杜蘭特和拉文跑了個形同虛設的交叉掩護,拉文又繞過塔圖姆和格林,切出來接利拉德的傳球。

此刻的拉文終於享受到了“芝加哥庫裡”的待遇,不僅因爲他是肉眼可見的絕殺戰術核心,更是因爲——尼日利亞放空追夢,雙人包夾拉文。

至於爲什麼有利拉德、拉文、塔圖姆和杜蘭特的決戰陣容,在有充分時間的情況下,會憋到戰術失敗、出不了手,我也不是很清楚。畢竟這個戰術是助教勞埃德·皮爾斯畫的,波波維奇連一句話都沒插。

看起來,波波維奇對這場比賽似乎真的不太上心,他不僅要暴露陣容和球員的問題,順帶還要暴露助教的問題,雖然這些最終都會變成他自己的問題。

當然,你儘可以說,這支美國隊剛組建幾天,比爾肉眼可見地沒適應FIBA的籃球(賽季罰球命中率接近九成的他,甚至出現了兩罰不中),防守、進攻體系都過分粗糙,缺乏磨合。但尼日利亞也就比美國隊早集合了一禮拜,在第三節,勇士助教、尼日利亞主帥邁克·布朗甚至派替補陣容去對位美國隊首發——然後還能保持3分領先。

承認吧,這支尼日利亞已經不是兩年前和中國打得難解難分的世界盃第17名了,現在的尼日利亞隊,幾乎全員打過NCAA,光是熱火球員就有阿丘瓦、文森特和奧克帕拉(這場比賽甚至吸引來了熱火主帥斯波爾斯特拉,因爲阿德巴約也差點爲尼日利亞效力),還有爵士的奧尼、森林狼的奧科吉,尤度和梅圖也是NBA舊將。

以NBA和NCAA爲代表的美國籃球體系培養出了大批國際人才,從字母哥、東契奇、約基奇,到富尼耶、戈貝爾、博揚、博格丹、米爾斯,再到更邊緣的阿丘瓦、梅圖......世界各地的籃球運動員們依然將NBA視爲最高殿堂,但他們已不再像90年代那樣,懷着朝聖的心理去仰望。而是抱着“彼可取而代之”的心理,向NBA、美國隊發起了一次次挑戰。

當FIBA球隊都擁有了NBA級別的輪換,當他們逐漸適應了NBA級別的防守強度,當他們在NBA防陣球員面前依然敢持球秀操作,當他們的外線射術越來越精湛,當美國隊引以爲豪的防守反擊被對手拖入陣地戰的泥沼、甚至反過來成爲對手的殺招。美國隊又有什麼心安理得的資本呢?

美國隊在國際賽場上的“水土不服”已經成了固定話題,縮短的三分線、籃下的大中鋒、FIBA球隊們細膩的技術和默契的配合……但現在看來,NBA愈演愈烈的小球風潮,似乎放大了這種水土不服——對抗強度的下滑,魔球化的進攻習慣,對擋拆突分體系的高度依賴,在越來越習慣NBA強度與風格的FIBA賽場上,都成了阻礙自己發揮的絆腳石。

當然,美國隊依然是賬面實力最強的隊伍,他們的目標依然是大比分橫掃一切對手、奪冠復仇。尼日利亞也是一支頗爲特殊的“北美籃球非洲分隊”。但他們必須正視一點:美國隊單靠身體和天賦就能碾壓國際賽場的時代,已經一去不返了。他們必須和FIBA對手們一樣,潛心磨合、研究戰術、端正防守態度、適應沒有哨聲的對抗。否則,類似的爆冷還會繼續。

正如波波維奇所說:“對手本場給了我們許多身體對抗,而且投進了很多三分球。他們打得非常出色。現在其它的國家隊都在持續進步着。”

在這場比賽開始前,美國媒體表示美國隊的陣容“不可擊敗”,而在比賽結束後,尼日利亞男籃官方更新了推特:“尼日利亞贏了美國!尊重我們!”

再重溫一下《三體》裡的那句名言吧:弱小和無知不是生存的障礙,傲慢纔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