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解析-中國經濟實力與科技自主

除了出行限制以外,中國同樣面臨信貸緊縮情況,與房地產快速去槓桿的壓力下,新一輪的減稅降費與廣泛的寬貨幣政策證明有其迫切性以達到經濟穩增長的目標。衆所周知,中國是第一個走出新冠疫情陰霾的國家,但是中國亦利用了疫後迅速恢復這個空間作出經濟架構的修正。第一,中國強調全民共富,試圖遏止企業謀取暴利;第二,中國嚴格執行房市去槓桿,控制泡沫化的風險;第三,中國對虛擬經濟及早制定規則,防止過度的顛覆現象。

我們也開始看到,宏觀政策以發行地方政府債券的方式作爲支持,持續爲地方項目融資,這些行動似乎是爲了減慢經濟放緩的程度。中國2021年對全球本地生產總值的貢獻約爲19%,對比本世紀初僅爲7%。然而,中國資本市場在指數的佔比仍然偏低。股票方面,中國佔全球市值10%,但佔MSCI環球股票指數只有4%。同樣的,中國已發行債券佔全球債市總規模約17%,但僅佔環球債券指數的8%。

中國A股獲納入環球股指象徵着持續發展的過程,而完全納入MSCI指數或需多年時間才能完成,中國A股及中國股市整體在全球投資組合依然投資不足及佔比偏低,反映資金流入的潛力龐大。不可忽視的是,環保與綠色經濟仍然是中國的優先項目之一,2020年,中國承諾在2060年前達到碳中和目標。2020年底,中國已成爲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綠色債券發行國家。爲履行承諾而推行的各種計劃,應可推動綠色債券的發行量增加,按貨幣而言,在流通綠色債券之中,人民幣仍爲第三大貨幣。2021年6月,中國監管機構發佈修訂後的上市公司ESG披露指引,其中年報及半年報應強制披露環境處罰,而其他ESG相關披露則屬自願披露性質,這些都是實質性的進展。

宏觀來看,中國日漸成爲全球市場的創新領導者,歸因於中國始終把科技創新放在國家發展全域的核心位置,以創新引領發展,如今中國已擠身成爲世界第二大研發開支國家,迅速拉近與美國的差距。這兩年中國的電子商務和移動支付領域更是在全球領先,中國成功的關鍵,在於效率化的管理龐大且半封閉的市場,中國的「人口縱深」同時帶來深不可測的效益。

我們認爲,投資者身處這變局中,可以採取以下兩種方式駕馭挑戰。第一,尋求與十四五規劃的發展相符,但處於初期增長階段的板塊,雖然相關行業的領先公司可能還沒有形成,而投資期也會較長,但投資者卻能夠在潛在社會成本出現之前,更全面地把握這些行業加快增長的機遇。第二,投資者有必要更注重公司的管理和經營模式,發掘運用達到資產效率提升。

總而言之,我們預期中國未來一年的經濟背景仍然正面,經濟增長將會繼續由政策主導,大消費領域特別是新興消費中的投資機會,也依然不可忽視。儘管消費行業總體增速在放緩,但隨着科技進步和新世代思潮變化加快,我們已看到新的消費場景、模式和產品的持續涌現,例如創新的智能家電產品、網路直播的出現創新了商業傳播方式和營銷模式,也在不停重塑商業格局。因此,我們認爲中國科技行業是全球最具活力的領域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