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榮:2023海運景氣不悲觀

長榮法說會概況

長榮總經理謝惠全14日法說會定調海運景氣,第三季旺季不旺,第四季因供需失衡,營收將再度滑落,但今年獲利有機會創新高,2023年海運市場好與壞,關鍵仍是供需,隨着船舶碳強度指標(CII)新制上路,老舊船舶將被迫降速,供給減少10%,艙位供給不如市場想像的嚴重,整體2023年市場保守但不悲觀。

謝惠全表示,今年海運市場上半年整體營收及獲利,表現十分亮眼,躍升爲史上最佳的上半年,上半年每股稅後盈餘(EPS)爲38.49元,

惟美元強勁升值、高通膨及俄烏戰事影響,本來第三季該有的傳統旺季卻表現平平,旺季不旺,單季營收也較前兩季下滑,第三季合併營收爲170.43億元,季減2.61%,中斷「季季增」態勢。

謝惠全認爲,進入第四季營收會再滑落,主因供需失衡,下半年表現不如預期,不過全年仍有不錯的成績,甚至比去年來的更好,獲利及營收將創高峰。

談到海運市況,謝惠全認爲,新冠疫情導致碼頭缺工及塞港,造就一波海運景氣,隨着疫情趨緩,大部分港口塞港緩解,如洛杉磯港已恢復正常,但因貨流從美西轉到墨西哥灣及東岸,這兩個地區的港口仍面臨塞港,只是程度不若以往嚴重;歐洲漢堡及Felixstowe也因罷工仍面臨塞港情形;亞洲地區碼頭情況較好些。

至於未來塞港能否完全恢復正常,謝惠全表示,仍要看船公司的準班率狀況。例如以前塞港嚴重時的準班率僅30%左右,目前爲45%左右,塞港情況已趨緩,但如果要完全排除,港口運作順暢,準班率則是達70%以上。

此外,長榮今年以來平均運費最高落在2月,達3,222美元/TEU(20呎標準貨櫃),9月已降至2,529美元,運量最高爲7月達67萬TEU,9月降至59萬TEU,與今年2月農曆春節淡季時差異不大。

因市況變化,運價走跌,謝惠全指出,美國線長約客戶多數要求縮減與現貨市場價差,但依各家協議運價及服務需求不同,分別進行個案討論。至於歐洲線部分,長約客戶因訂單減少及市場價格持續下滑而重新修訂運價。近洋線的長約客戶比率高於2成,客戶遵守合約精神,並無要求運費修正的動作,僅少數幾家爲顧及長期配合關係做運價修正。

謝惠全說,疫情讓海運市場瘋狂三年後,將回正常腳步邁進,2023年有許多新制度上路,進入新航運元年。

2023年海運景氣動向,謝惠全認爲還是得看供需情況,需求面要看美元、通膨及俄烏戰演變,以IMF估2023年GDP成長率2.7%,仍是正常長;供給部分,新船交付成長8.2%,塞港緩和可釋出5-7%艙位,但2023年有船舶碳強度指標(CII)制度上路,老舊船隻必須減少CO2排放而降速,因此根據波羅的海國際航運公會(BIMCO)預估可能會吸收掉10%的艙位,更何況新船交付的8.2%也不是一步到位,實際供給的增加沒有大家所想像的那麼嚴重,整體而言,2023年海運市況雖然相對保守但不悲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