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朝平快評》國情報告即問即答 應形成習慣法

新國會開議在即,國民黨和民衆黨雙雙主張總統當選人賴清德就任後赴立院國情報告,「即問即答」。圖爲民進黨立院黨團23日舉行新科立委共識營,黨團總召柯建銘(左起)、黨主席賴清德、立法院長游錫堃向媒體揮手致意。(杜宜諳攝)

新國會開議在即,國民黨和民衆黨雙雙主張總統當選人賴清德就任後赴立院國情報告,「即問即答」,讓賴清德接受國會監督,並藉此建立總統赴立院國情報告的常態化。對此,民進黨立法院黨團總召柯建銘認爲「僅能報告、不能即問即答」,否則有違憲疑慮。

三黨皆同意賴清德應赴立院進行國情報告,目前爭議點在於應否即問即答。學者認爲,總統答詢恐和現行憲政精神扞格,甚至虛級化閣揆,不妨先以落實國會對閣揆同意權來強化責任政治。另有學者認爲,總統答詢可感受民意壓力,若要避免答詢議事冗長,可以黨團爲單位,團進團出,進行即問即答。

衆人焦點都放在總統國情報告後即問即答是否違憲、以及如何規避違憲的問題,卻忘了現行憲法塑造了一個「總統有權無責、行政院長有責無權」的雙首長制,而在這樣一個「變形且變態」的雙首長制下,國會的監督權名存實亡。總統和立院過半多數同黨時,立院成爲總統的禁臠,當國會三黨不過半時,政局動盪不安,而兩種情況都讓臺式民主極易成爲專制獨裁的溫牀。總統答詢與現行憲政精神扞格,不是關鍵,關鍵是中華民國現行憲法規定根本不符民主政治的基本精神與原則!

救濟民主之弊,還需依賴民主。按民主政治慣例,國會是憲法的最終的詮釋者和唯一有權的後修訂者。儘管中華民國憲法的剛性憲法特徵,以及臺灣社會缺乏共識的事實,讓修憲成爲不可能的任務,但立法院可以透過議事規範,實質性地補正憲法缺失,形成習慣法,讓民選的國家元首有權有責,權責相符,也讓國會享有實質監督、監察與糾舉的權力。

因此,我們贊成總統應於立院每個會期開議之初,赴立法院進行國情報告,即問即答。此外,總統提名的行政院長亦應陪同總統列席答詢,院長施政滿意度也列入答詢範圍,以示雙首長共同負責之意。爲避免議事冗長,立院各黨團可各自選派5位委員,對總統進行質詢。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