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廠開啓“內卷”模式、大模型落地加速 “三駕馬車”成服務商驗金石|直擊第七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

財聯社5月25日訊(記者 王碧微)5月24日-25日,以“釋放數據要素價值,發展新質生產力”爲主題第七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在福建省福州市召開。在期間舉辦的由神州控股(00861.HK)主辦的數據+AI賦能政企新質生產力論壇上,如何在AI大模型加速落地的環境下讓數據發揮更大價值、令政府企業擁有新質生產力成爲重要議題。

“數據和AI是推動新質生產力形成的關鍵驅動力。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均在深度融入生產的各個環節,賦能企業提高生產效率,優化生產組織,實現個性化的定製以及碳中和生產等新的趨勢。”全國人大常委、香港再出發大聯盟秘書長譚耀宗在論壇上表示道。

當前,AI大模型正在引發新一輪的技術和產業變革,大模型正逐漸從技術突破走向行業應用。據微軟中國生態事業部技術總經理王盛麟介紹,目前AI已經在高科技製造業負責預測性生產維護等、生命科學產業的患者診斷及隨訪服務等、金融服務的貸款保險索賠處理等各大主要行業的不同場景開展應用。

從近期阿里雲、百度、字節跳動旗下火山引擎、智譜AI等紛紛宣佈降價掀起的“百模大戰”來看,大模型企業之間競爭的火藥味已開始瀰漫,市場爭奪戰打響。

“數據、算法、算力是人工智能時代的三駕馬車”貴州大數據交易所總經理葉玉婷說道。在此情況下,AI大模型如何能夠更好地落地應用,爲政府企業帶來新質生產力,也向運營服務商提出更高要求。

數據方面,24日於數字中國峰會上發佈的《數字中國發展報告(2023年)》顯示,2023年我國數字經濟保持穩健增長,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佔GDP比重達到10%;其中數據要素市場日趨活躍,2023年數據生產總量達32.85ZB(1個ZB等於十萬億億字節),同比增長22.44%。

不過,對於大模型訓練來說,高質量數據纔是關鍵。“(大模型)無論在訓練的階段,還是在推理的階段,一定是要有高質量的數據,纔可以能夠產生或發揮它的作用”,“目前,AI大模型在政府企業在數字化轉型的過程當中,不管是政府還是企業普遍存在數據難融合、數據孤島現象嚴重,數據質量差,同時也缺乏數據治理的經驗人員技術和產品等現象。”神州控股首席技術官沈毅表示道。

據瞭解,高質量數據需要滿足具備通識性能力、具備情感性、垂直領域專業性等特徵。目前,國內各大數商都在推進高質量數據集的建設,近日,貴陽大數據交易所以全國首個數據要素登記行業節點DOID爲載體,上線572個人工智能高質量訓練數據集,成爲行業關注熱點,或爲行業發展提供更好土壤。

此外,算法即軟件亦是重點。沈毅表示,對於神州控股而言,能夠高效利用此前爲服務企業建立的信息系統裡已有的數據,把該企業日常銷售、採購、生產等環節裡的運轉業務的模式鏡像下來,建立孿生模型,就更容易將大模型落地在各個場景裡。

算力方面,目前諸多軟件服務商都構建了自己的算力中心,但是在上游供應不穩定、下游需求分化的情況下,如何保證業務穩健成爲更大考驗。

沈毅在論壇後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目前部分算力中心開張了以後,確實會有面臨沒那麼多用戶、開工率不足等問題。因此對於算力中心運營商來說,不能單純去構建算力本身,而是要將算力和產業應用融合,“例如我們在長春的算力中心實際上也是在基礎算力服務上疊加了一層與當地產業有關的應用,以此來支撐算力中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