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驥》正視巨無霸經濟體起飛

圖爲期4天的19屆五中全會29日閉幕。(圖/新華社

中共下一個五年計劃「十四五」,它是個讓14億人在全面完成小康社會後,再進一步能讓經濟起飛的一個戰略規畫,其兼具長期發展洞察視野,不可小覷。

2018年中美貿易戰開打,習近平隨即強調:「飯碗要端在自己手裡」。歷經這兩年多的貿易及科技戰後,中共實已徹底地體認到科技自立自強及創新發展是其軟肋,現已成爲該規畫中的重中之重。而此與其當年發展「二彈一星」時頗有相似之處,惟現今中共與當年相較,自不可同日而語。若其能如高鐵北斗建網般,一一地在各相關重要科學及製造領域攻克,就一定能成爲未來經濟起飛的一顆重要引擎

未來在後新冠肺炎時代世界將不再是平的,因此,以內循環經濟爲主,再另開啓兼具「藍海策略思想的外循環戰略,而形成內外雙循環,它將猶如巨無霸飛機的兩個有力引擎。這兩顆引擎,其一是以年平均所得1萬美元的14億人做爲其內需市場基礎;另一是結合一帶一路上的友善國家間經濟交流合作,再輔以數字人民幣的推動,其更能有加乘的效果

在「十四五」的規畫中,另一個亮眼之處,是其超越現今國內經濟學教科書,將「數據」正式地納入生產要素中,爲此,必將大大地加速產業智能化與數據化,因此,它會加速其國內各產業的更新,同時也會加速AI人工智能的應用,就可快速地逼近工業4.0,如此一來,「中國製造2025」這個曾因美中貿易戰,避諱而不能提的目標,就更能擦亮中國製造的招牌,若此,產業既不會因經濟發展而發生外移,也不會有空洞化危機,無疑地,它也必將是推動中國巨無霸經濟體起飛的第四顆強力引擎。

不論在中共發展919或929大飛機的規畫上,都必須把它的乘客數及航程先作清楚的市場定位,如此纔有成功的可能。同理,我們可以看到,中共在其「十四五」的規畫中,是同時以2035的遠景及目標爲念,在「擡頭苦幹」下,當有較大的成功機率

當然,上述「十四五」規畫,也一定會碰到未來發展上必將面臨的種種困難與挑戰,如人口老化問題上的惡化、糧食生產壓力的加劇、環境保護國際上的打壓等。這些挑戰與壓力,就如同飛機上的行李般,其包袱會愈來愈重,爲此,要能讓飛機飛得起來且飛得高、飛得好,所須條件甚多,其他不說,至少上述這四顆引擎必須要夠力才行,爲此,如何騰籠換鳥,完成科技突破、產業數字化升級,另再以內、外雙循環市場經濟的順利運作轉化成老百姓能感同身受的好工作與好收入,將會是中共建黨第二個百年伊始,其經濟成敗的四大關鍵所在

作者爲國立中央大學榮譽教授,APIAA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