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專訪白先勇》兩岸政治分裂 文化不分你我

白先勇形容紅樓夢》是「天下第一書」。(鄧博仁攝)

崑曲青春版《牡丹亭》由臺灣作家白先勇主持製作,並由江蘇省蘇州劇院演出。(新華社

白先勇小檔案

近來兩岸關係冰冷,但民間文化交流活動仍活躍,作家白先勇接受《中國時報》專訪時表示:「政治常常使人分裂,但文化有一種親和力,使人在一起,不管我在大陸、在臺灣、在美國講《紅樓夢》,大家都會被裡頭的文化吸引,不分你我,這就是文化的親和力和重要性。」

白先勇畢生推崇華文兩大經典《紅樓夢》、《牡丹亭》,他把《紅樓夢》形容爲「天下第一書」,並表示從小學期時開始讀《紅樓夢》,至今仍有新發現,他呼籲這是人人必讀之作,裡頭體現了傳統中國的文化價值,也代表了民族文化的高峰。以下是白先勇接受專訪摘要。

《紅樓夢》是天下第一書

問:您長年往返兩岸推廣中國文學經典,您認爲臺灣在傳承中華傳統文化上,扮演什麼角色

答:我一直有個看法,中華傳統文化能夠在臺灣再造而生,以臺灣本地的開放和自由,加上多接觸國際的條件,可以重新塑造中華文化,就我所做的青春版《牡丹亭》,在世界上打響名號,是最成功的例子

《牡丹亭》有臺灣的設計人才燈光舞臺舞蹈編劇等,加上大陸的演員,兩岸截長補短,一起打造了一個巨大的文化工程,這樣子說起來,或許像是我誇口了,但是這影響力之大,等於是影響了全中國大陸的學生,讓學生們都想要自己演《牡丹亭》,對於崑曲的想像,也不再只是爺爺奶奶們看的戲曲,而是覺得是年輕人的活動,像是西方人古典音樂、看芭蕾舞一樣平常。

文藝復興標竿 消除隔閡

崑曲是很細膩的學問,如果不傳承,真的就會消失了,我在北京大學長年開崑曲課,《牡丹亭》是重點傳承演出劇目,現在我們海選演員,學理工、化工的學生也都來參與甄選,最讓我開心的是,青年學生參與演出時,也演得有模有樣、有聲有色,這是出乎我意料成果

問:除了大陸的崑曲熱,去年在臺重演的青春版《牡丹亭》,也引發青年學子欣賞的熱潮,您認爲這反映了那些時代現象?

答:10幾年前,大陸的學生對自己的文化認同、走向,仍是比較茫然,現在像是找到了自己的美學,屬於中華傳統的民族美學。我認爲現代人接觸《紅樓夢》、《牡丹亭》,都像是一種文藝復興的標竿,一個是小說,一個是戲曲,說明兩岸在文化面的一脈相承,消除人和人之間的隔閡,找到心靈層面的契合。

問:如何透過文學、戲劇來拉近兩岸年輕人的距離?

答:北京大學學生計劃要去香港中文大學演出崑曲,屆時香港中大的學生也參加演出。北大學生如果有機會來臺灣演出,臺灣的學生也可以參加,甚至中港臺的學生可以共同演出,那將是意義非凡,希望大家一起來促成。

問:您長年在兩岸三地、美國講解、推崇《紅樓夢》,爲什麼您認爲《紅樓夢》重要?

答:我在美國大學課堂上講了多年的《紅樓夢》,一半是華人、一半是美國學生,要讓沒有中文背景的人理解這本經典是很困難的事情,裡面有很多文化隔閡,說也說不清,像是薛寶釵林黛玉,以親戚的關係來說,哪一個和賈寶玉更近一點呢?林黛玉是姑表、薛寶釵是姨表,這個華人比較容易理解,但是美語以一個「Cousin」說盡了所有的表親關係,對他們而言,要理解這件事情,需要一點功夫,我們輕易就可以想明白了,因此更該讀它。

不讀經典 人生變得淺薄

此外,我認爲這本小說是中國史上最偉大的小說,這是毫無疑問的事情,裡面有太多寶藏了,其次是我自己是個寫作、讀文學的人,我看了一輩子的小說,各式各樣的小說,看來看去,還是《紅樓夢》最好看,是天下第一書,也是整個民族文化的高峰,所有的華人文化都在裡面了。

所以我也認爲,《紅樓夢》這麼好的小說,一定要有一個最好的版本,這也是我長年在努力的事情。而年輕人一定要讀經典,不讀經典,人生就會變得很淺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