訃告!巨星隕落,她是咱河北人……

3月15日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發佈訃告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

著名考古學家鄭振香

因病於2024年3月14日

在北京去世

享年95歲

訃 告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著名考古學家鄭振香先生,因病於2024年3月14日在北京去世,享年95歲。

鄭振香先生1929年出生於河北省東光縣。1950年畢業於河北省立第一師範學校。1950年考入北京大學歷史系博物館專修科,1952年院系調整後轉入北京大學歷史系考古專業。1954年畢業後任北京大學歷史系考古專業助教。1955年於北京大學歷史系攻讀研究生,師從尹達先生學習商周考古。1959年畢業於北京大學考古學專業。同年入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工作,任洛陽工作隊隊長。1962年起任安陽工作隊副隊長、隊長、安陽工作站站長。自1962年至2002年長期在安陽殷墟遺址從事考古發掘與研究工作。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夏商周考古研究室副主任、所職稱評定委員會委員,中國考古學會第二屆、第三屆理事會理事。1992年起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鄭振香先生曾先後參加洛陽燒溝、鄭州二里岡、漢河南縣城等遺址的發掘,晉南垣曲、平陸地區的田野調查,還曾參加了雲南省滇東地區的民族學調查。任洛陽工作隊隊長期間,參加了洛陽王灣等遺址發掘,並組織編寫了《洛陽發掘報告》。任安陽工作隊隊長後,曾主持和參加發掘了大司空村、苗圃北地鑄銅遺址、婦好墓、宮殿宗廟區建築等遺存的發掘工作。在1962年主持安陽大司空村遺址發掘後,鄭振香先生首次利用殷商時期居住和墓葬遺存之間的地層關係,結合出土器物差異,奠定了殷墟文化分期框架。鄭振香先生主持發掘的婦好墓是殷墟唯一一座保存完整的商代王室墓葬。宮殿宗廟區丁組建築基址的發掘,是對小屯宮殿區建築佈局的重要補充。鄭振香先生對殷墟考古和殷墟遺址的保護做出了卓越貢獻,主持或參與編寫了《殷墟婦好墓》、《殷墟玉器》、《殷墟青銅器》、《殷墟的發現與研究》、《安陽殷墟小屯建築遺存》、《安陽小屯》等重要著作。

鄭振香先生是新中國培養的第一代考古學家,是中國考古學家的傑出代表。鄭振香先生一生光明磊落,耿介樸直。她紮根田野,踏實嚴謹,潛心研究,成果卓然。她的去世是中國考古學界的重大損失。

遵照先生遺願,喪事一切從簡,謹此訃告,共寄哀思。

鄭振香先生千古!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

2024年3月15日

接受唁函郵箱:kaogu@cass.org.cn

聯繫人:吳海燕 15652319287

她是河北人

是中國第一代女考古學家

她主持挖掘的婦好墓向世人展現了

中國第一位女將軍婦好的傳奇風采

也讓一段沉睡三千年的殷商曆史重現人間

她是河北東光人

1928年10月

中國商朝晚期都城遺址殷墟

在河南安陽被科學發掘

從此

中國考古掀開了新的篇章

整整一年之後的

1929年10月

在安陽東北300多公里的

河北東光

鄭振香出生在一個

典型的民間知識分子家庭

父親曾就讀於天津南開中學

畢業後回到東光工作

家庭的影響和戰爭的磨礪

讓鄭振香從小就勇敢和堅定

抗戰勝利後

鄭振香考上了天津第一師範

並於1950年考入

北京大學博物館專修科深造

1952年院系調整

北大博物館專修科被取消

合併到了歷史系

令很多人沒有想到的是

鄭振香卻放棄了

最初夢想的歷史專業

選擇了當時

極少有女性涉足的專業——考古

1954年

25歲的鄭振香本科畢業

留校擔任助教工作

並於次年開始攻讀

北大考古專業研究生

對甲骨文的濃厚興趣

使她選擇了以商周考古

爲畢生的研究方向

她“喚醒”了沉睡3000年的殷商大墓

安陽殷墟考古發掘

是中國現代考古學誕生的重要標誌

更被評爲20世紀中國100項

重大考古發現之首

有人說

提起殷墟考古

就不能不提到婦好墓

提到婦好墓

就不能不說起它的發現者——

鄭振香

1975年冬

安陽小屯村西北角的

一片高崗地被列入了

“平整工地”的範圍

鄭振香連忙找到村裡的幹部

溝通保護遺址的重要性

建議取消土地平整的計劃

但嚴冬大雪

發掘只能推遲到1976年開春

鄭振香和自己的愛人陳志達

著名考古學家張之恆等人

組成考古隊

在進行了相應分工後

分頭帶人展開挖掘

很快,鄭振香的隊伍中

就有人挖到了一座廢棄房屋

並在房屋的正中位置

發現了一個長方形的灰坑

時任考古隊隊長的鄭振香

對此深感奇怪

立即親自清理了灰坑

一片長方形的

紅色夯土露了出來

鄭振香用手一摸

發現這裡的夯土又硬又厚

跟上面的完全不同

在查看了夯土殘存的邊緣後

鄭振香意識到

下面可能有墓穴

“當時有專家下了‘定論’

說這裡只是普通的地

上面的夯土不過是

殘留建築物的痕跡

只有鄭老師堅信

這夯土下一定有名堂”

鄭振香鼓勵大家

“咱們今天的任務就是探到底!

多打幾個孔

只要探到底

無論出現什麼現象

都算完成了任務”

終於,在接下來的邊緣探中

幾個探孔在不同深度

都碰到了石頭似的硬東西

打不下去了

鄭振香決定挑選一些

有經驗的老工人

把探杆加長,擰緊

在中心部位鑽探

這關鍵性的一鏟

向下一直探了8米深

硬底終於出現了

“提上來吧”

隨着鄭振香的指示

手持探杆的工人小心翼翼地

將探杆一點點向上提

當探杆整個被提上來後

大家都驚呆了

只見探杆的鏟子內

沾滿了溼漉漉的紅色漆皮

“是墓!”

人們興奮地叫起來

這時

一個工人在鏟子裡發現了

一件閃光的東西

清洗乾淨後發現

竟然是一枚玉墜

一座沉睡3000多年的殷商大墓

終於重現人間

她駐守殷墟長達40年

1959年

而立之年的鄭振香研究生畢業

本來可以留校任教的她

想起了自己的老師

以主持發掘山頂洞人化石

而聞名天下的史前史專家

裴文中教授說過的話:

“20歲到40歲是一個考古工作者

下田野的黃金時期”

“學考古就是要做好吃苦

和犧牲優越生活條件的準備

必須系統地做田野工作

我作爲一個考古工作者

下田野的起點已經

比一般人整整推遲了10年

再沒有時間可以浪費了”

鄭振香毅然選擇了

去中國科學院

(今中國社會科學院)

考古研究所工作

當年便去了洛陽考古隊任隊長

並於1962年到考古研究所

安陽考古隊任副隊長

從此

經歷了人生和社會的各種風雨

經歷了退休、返聘

直到2002年

老伴兒生病、行動不便

這位倔強的河北女性

才離開了考古一線

算下來

她在安陽整整待了40年

自古燕趙多義士

在鄭振香看來

戰爭時期有人

爲保家衛國作出貢獻

和平時期有人成爲學者

古今女性總有一些

共同的東西

只是時代不同

表現不同罷了

瞭解婦好

懷念鄭振香老人

今年2月26日

位於河南安陽的殷墟博物館新館

正式對外開放

婦好墓是開館展出的一大亮點

我們來看婦好墓出土的歷史文物

一起了解婦好、懷念鄭振香老人

這是婦好墓遺址剖面圖

考古人員在逐漸下挖的過程中

陸陸續續發現了不少文物

這一排觚爵是婦好觚爵

有銘文“婦好”兩個字

婦好作爲武將

擁有赫赫戰功

她的墓裡出土了大量的兵器

最主要的是非常大的銅鉞

鉞是軍權的象徵

體量越大,說明軍權越高

作爲一名女性

她也有柔美動人的一面

墓葬裡出土了數百件骨笄、簪子

還有出土了調色盤、象牙杯等

四足兩耳的司母辛鼎

是殷墟博物館館藏

體型最大的一件青銅器

是婦好的兒子爲紀念她而鑄的鼎

3000年前婦好的故事

令人津津樂道

將婦好的傳奇

帶到世人面前的鄭振香老人

令人欽佩

她堅持的背後,是對考古執着的迷戀

讓我們一起送別大師

一路走好!

報道|河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