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用安眠藥增死亡風險 務必遵從醫囑

該研究由恩主公醫院神經內科主任孫瑜主持,今年7月發表在《睡眠健康》期刊(Sleep Health)。自1994年至2011年間,透過健檢機構招募48萬4916名成年人,根據每日睡眠時間分爲4組,分別是極短(小於4小時)、短(4到6小時)、中(6到8小時)和長(大於8小時),比對參與者的睡眠時間和安眠藥使用情況。

結果顯示,未服用安眠藥且每天睡眠時間在6到8小時的人,具有最低的死亡風險;同樣是睡眠時間在6到8小時的人,如有服用安眠藥,死亡風險較未服用安眠藥者增加55%。整體而言,和未服用安眠藥者相比,服用安眠藥的人壽命較短,男性壽命平均縮短5.3年、女性縮短5.7年。

另外,睡眠時間極短或極長、有服用安眠藥的30歲男性,預期壽命比睡眠時間6到8小時、未服用安眠藥的男性,縮短了12到13年。研究結論表明,使用安眠藥會增加死亡風險和縮短預期壽命,並提醒經常使用者應該意識到安眠藥的潛在危害。

臺灣精神醫學會理事長蔡長哲指出,失眠和發燒一樣是症狀、不是疾病,可能造成失眠的原因很多,例如焦慮症、憂鬱症、恐慌症等精神疾病,或是老人家罹患失智症導致日夜顛倒,也可能是高血壓、糖尿病影響腦部細小血管。

蔡長哲提醒,安眠藥可以改善失眠症狀,但如果沒有找出背後疾病,恐怕是治標不治本。他認爲民衆不需要懼怕使用安眠藥,但千萬不能跟朋友「週轉」來吃,務必經醫師診斷後開立,依照處方使用,可確保安全無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