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賴總統的瓶中信──上醫醫國

賴總統提議「寫一封瓶中信」,說出期許。則「上醫醫國」當值得實踐,孫中山先生就是範例。

醫師誓詞包括「我將不容許有任何宗教、國籍、種族、政見或地位的考慮介於我的職責和病人之間;我將要儘可能地維護人的生命。」不知賴清德醫師是否牢記?

一九五四年,美國心理學家謝立福(Sherif)夫婦實驗:接連參與團體競爭的孩子,會對互相競爭團體的孩子發展出敵意,即使在早餐等無關競爭的活動亦然。但若面臨每人共有的諸如缺水等挑戰,則孩子不只合力解決難題,對之前有敵意的孩子也轉爲友善與幫助。當前,我國最大的挑戰就是團結,小島人少卻區分對立內耗。日昨斯洛伐克總理遇刺,鹹認因該國內爭走極端。另外,美國號稱民主燈塔,也趨內亂。總統是一國而非一黨的領袖,賴總統可撫平黨際之爭?

諸如愛斯基摩人遭切割於美俄加等國,庶民全球討生活卻逢政治烏煙瘴氣。世界暴亂一因在於區分種族,例如同爲閃族的以阿,互殺無止。綠營喊「誰跟你是中國人?」可知現代人具共同遠祖,區分南島或炎黃子孫有何意義?誰先或後到臺灣值得爭吵嗎?賴清德之孫是美國人,但亞裔常受歧視,賴總統可力醫狹心症?

英哲邊沁主張「增進最大多數人的最大幸福」。應用在能源選項上,火電每年殺人,而美式核電廠輻射沒致一人於死。例如,二○○七年,《刺胳針》(Lancet)醫學期刊指出,每發十億度電,燃煤造成六十而燃氣六冤魂。賴醫師還不知選擇何能源?

一九六一年,美國艾森豪總統說:「每枝槍、每艘艦、每枚火箭,都相當於剝奪飢餓者和寒冬者…消耗下一代的希望。」綠營嚷「備戰才能避戰」,但兩岸太懸殊而每年軍武更新只是排擠民生福祉與破壞環境。兩岸的鷹派均不容異己,要異中求同而和平共處?或同中求異而互相毀滅?綠營門口可高掛古希哲賀拉斯(Horace)名言「天下的母親都討厭戰爭」?賴總統勿忘守諾請習近平吃蝦飯與喝珍奶,善意總是正確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