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音國小116年曆史 普查粗估80至150件文物

桃園文化局文化普查團隊11日至觀音國小場刊,現場粗估有80至150件文物,查獲了不少日據時代畢業證書獎狀。(姜霏攝)

不僅普查團隊努力工作,就連觀音國小校方全力支持,甚至在普查首日就購買了新櫃子保存文物。(姜霏攝)

爲珍惜桃園百年文物,桃園市文化局特地舉辦「百年樹人活動,藉由針對桃園市百年以上的國民小學文物普查,傳遞百年文物遺蹟重要性,文物普查團隊11日至觀音國小進行場勘,粗估有80至150件的文物。

根據文化局調查顯示,桃園市共有21所百年以上的國民小學,各區幾乎平均分佈,大溪區及龍潭區皆有3所,中壢區、蘆竹區及復興區個別有2所,其他8區各有1所,顯見桃園市的百年文物數量不少,經由這次的文物普查,能夠增進人文物普查及保存觀念

觀音國小至今已有116年的歷史,原爲桃園廳竹北南崁公學校區域,後因區內人士好學心向上,及當時各方的努力,設立南崁公學校石觀音分校。1905年獲准設立,便租借石觀音廟甘泉寺爲暫時校舍收容學生,當時學生約有60人。

文物普查專員蔡宜宸提到,在普查時有看到許多日據時代的獎狀、畢業證書等,但由於觀音國小的文物分散的比較廣,因此普查時需像玩大地遊戲一樣跑來跑去,但爲了不錯過任何相關寶貴的遺蹟,團隊便展開地毯式搜查,初步估計約有80至150件文物。

蔡宜宸說,第一天工作時,認爲校方也很支持文物普查的工作,甚至立刻買了新的櫃子放進檔案室,保存整理出來的日治時期公文書檔案,校方的大力支持,也能在普查上多盡一份心力

蔡宜宸認爲,文物普查工作的需求雖不像學術研究那樣的高標準,但它本質上是一份需要努力與專注的工作,在文物普查的過程中常常會覺得,若對文物投注越多的用心,文物就會帶來更多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