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挖出2千年前「新莽時期造幣廠」 有望填補中國錢幣史空白

南陽知府衙門博物館內的新莽鑄幣遺址出土的錢範。(圖/新華社,下同)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

一座大型的新莽時期鑄幣廠20日在河南南陽出土,在這個距今2千多年的「國家級官方鑄幣廠」中,不少錢幣鑄造模型(錢範)得以重見天日;遺址中找到的文物包括「大泉五十」、「小泉直一」等,還有兩塊分別印有銘文「始建國元年三月」和「後鍾官工褒造十一」的陶製錢範引發考古學家關注。中國錢幣學會研究楊君指出,發現這座古造幣廠,「有望填補中國錢幣史領域相關課題空白」。

▲南陽知府衙門博物館內的新莽鑄幣遺址考古發掘現場

綜合陸媒報導,之所以會發現這座鑄幣廠,是由於2017年底,府衙內地面雨水沖刷塌陷,在修護時找到些「陶質錢範殘塊」,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南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立即展開搶救性挖掘。

▲河南南陽出土新莽時期「造幣廠」的銅錢

西漢末年,王莽篡漢自立後託古改制幣制改革就進行了四次。中國錢幣學會研究員楊君表示,「這次發掘出土的遺物是第二次幣制改革『始建國元年(公元9年)』遺留下來的」,且發現此新莽鑄幣遺址,「有望填補中國錢幣史領域相關課題的空白」。

▲印有銘文「後鍾官工褒造十一」的陶製錢範。

在出土文物中,兩塊分別印有銘文「始建國元年三月」和「後鍾官工褒造十一」不僅確認了遺址年代,更印證王莽派50名諫大夫郡國鑄錢的史實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白雲翔指出,「這座鑄幣廠將爲研究秦漢時期錢幣鑄造業,以及新莽時期社會經濟制度提供珍貴史料」。

▼印有銘文「始建國元年三月」的陶製錢範。

報導指出,遺址內還找到銅錢、銅煉渣銅車馬構件、銅泡釘以及坩堝殘片陶片獸骨等,還有一處馬蹄形窯室室內填土結構疏鬆,是以草木灰炭灰紅燒土塊等至城,內壁燒結面厚約3釐米。楊君說,「由於燒結面較薄,此窯可能是烘範窯銅範鑄錢的兩個核心流程爲『鑄造銅範』和『澆鑄成幣』,相關遺物在遺址內均有出土」。

▲河南出土的錢範。

目前,南陽府衙「新莽鑄幣遺址」初步探測面積達10萬平方公尺以上,現在僅發現75平方公尺。與會專家建議,南陽當地政府和文保部門應制定系統的考古工作計劃,並擴大發掘面積,強化多學科介入和實驗室研究,研究清楚遺址範圍、具體佈局、各區域功能以及工藝流程;建立鑄幣遺址陳列館,邊發掘邊保護邊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