殲-31的「華麗變身」 低價將成批量裝備決勝關鍵

▲由中航工業自主投資研發的殲-31 。(圖/翻攝自中新網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

近日殲-31再被捕捉到進行密集試飛的身影,似乎更增添這架中國第二款隱身戰機成功「上戶口」的可能性分析指出,「鶻鷹」目標除了瞄準廣大的海外市場,也同時鎖定解放軍艦載四代機的競爭,其低價及作戰定位上的優勢,將大幅提高批量裝備上的勝率

自殲-31問世後,外界普遍將該機與美國F-35相比,但《中國青年報》認爲,放眼世界,目前還沒有與殲-31相當的機型文章分析,殲-31在設計上採用蚌式進氣道、雙外側傾斜固定垂直尾翼常規氣動佈局,屬於中型戰鬥機,在機體外形設計上具有良好的綜合隱身能力

當然相較於中國軍方立項投資的殲-20,由中航工業自主投資研發的殲-31在發展上是顯得較爲坎坷,不過該機早在設計上就考慮未來空中作戰需求和經濟可承受性等多種因素,也呼籲過去專業人士分析認爲,中國在空中作戰上,需要擁有在作戰能力和技術檔次上略有區別的第四代戰鬥機。

▼大陸網友3月拍攝到2架殲-31進行試飛。(圖/翻攝自大陸網站

文章指出,殲-20屬於高檔次的重型四代機,主要執行以奪取空中優勢爲主的制空作戰任務;而殲-31則是中檔次的中型四代機,側重於執行制空作戰和對地突擊多用途任務以及平時的空中巡邏警戒,兩款戰機形成功能組合、銜接配套、價格互補的空戰裝備體系

值得注意的是,儘管四代機在多次的空戰模擬上明顯輾壓三代機,但在經濟性上卻遠遠不及後者預估中國空軍技術成熟、數量龐大且性能先進的改進型三代機,在未來20-30年內不會退出軍事舞臺。基於上述的客觀現實,殲-31若在性能價格上佔有一定優勢,有可能會在批量裝備上增大勝出的機率

▼殲-20已列裝中國空軍作戰部隊。(圖/CFP)

文章表示,在中國第四代戰鬥機選型競爭中,殲-20佔據優勢,但從發展預測來看,只要殲-31技術上完全成熟,在性能價格和作戰定位這兩個方面將顯現出一定優勢。因此,該機一方面緊盯着海外中檔四代機的潛在市場,另一方面也將目標瞄準中國國內艦載四代機的競爭。

事實上,今年2月大陸軍事論壇盛傳已有消息人士爆料,殲-31已獲准加入中國海空軍裝備發展序列,未來將產生海軍艦載型、海軍陸基型、空軍型以及外貿出口型4種型號。同時,網路上也傳出殲-31的3號原型機已試飛成功,似乎意味該機的前景越顯明朗

▼第13屆阿布達比國際防務展亮相的殲-31模型,當時外媒估計該機售價僅是美國F-35的一半。(圖/翻攝自兵工科技 微信公衆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