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癌女孩謝採倪:就算化療讓我變形、掉髮,還是要漂漂亮亮

圖/謝採倪提供 文/許佳琦

濃長睫毛玫瑰色嘴脣、空氣瀏海短髮,27歲的謝採倪一踏進咖啡店,就吸引不少目光。過去一年,她纔剛經歷淋巴癌治療,在網路上活躍分享抗癌歷程,短時間內粉絲專頁癌友有嘻哈」便累積1.2萬粉絲,激勵許多病友。今年初,她加入HTC DeepQ 醫療團隊,擔任產品企劃,期望幫助更多病友。

謝採倪的聲音輕快活躍,像她的人生態度,總閒不下來。

一個彰化女孩,畢業於臺北科技大學,生病前正擔任使用者介面與體驗(UI/UX)設計師。談起生病過程,她雲淡風輕。「2017年,我有一兩次呼吸不順,當時覺得是工作壓力大。直到有天在上班路上,我竟然暈倒。送急診照X光才發現,胸腔有個十多公分腫塊。是淋巴癌第三期。」

「我到臺北來,本來想賺很多錢、拚命工作、想買房子。但突然間,我不能工作,什麼都沒了。」

「我們這個年紀,誰都想要自己漂漂亮亮的,」謝採倪說,自己一向打扮入時,罹癌後先做了6次化學治療,後疑似復發,繼續5~6次標靶治療、25次放射療法。接踵而來的變形、掉髮等副作用,讓向來自信亮麗的她,變得消極、焦慮。

第一次嚴重的外貌改變是因爲切片癌細胞從胸腔擴散到脖子,已有些腫塊,手術後癌細胞受到刺激,長得很大。脖子到臉嚴重變形,腫了一個禮拜。

外表逐漸改變,還包括服用類固醇出現月亮臉、水牛肩;化療與放療也會破壞毛囊細胞,使毛髮脫落。

低潮期她曾把自己關在家兩個多月不敢出門,天天叫外送。「那幾天我看到自己的臉,覺得完蛋了,以後怎麼拿下口罩?甚至想幹脆死掉算了。」

「癌細胞讓『我』變得不是『我』。」這是生病最痛苦的部分,謝採倪說。掉髮、眉毛脫落、水腫、紅斑,「追求美麗」變成許多癌友想說卻不能說的秘密。

(治療期間,謝採倪的脖子胸口均出現大片曬傷的紅斑。她花了一段時間,才重新接納自己的身體。圖片來源:謝採倪提供)

她說,曾有癌友在乳癌社團詢問乳房重建的費用與建議貼文卻被其他癌友抨擊:「漂亮要給誰看?」、「如果男人愛妳只取決於妳的胸部,那種人不要也罷!」這讓謝採倪懷疑,難道對癌友來說,「變美」是如此奢侈、膚淺的事情嗎?

當生病的身體變得不像自己,人人都需要再熟悉這樣的身體、與它和平共處,「化妝、打扮如果能讓我重新探索自己,爲什麼不可以?」

今年的世界癌症日,由美國癌症協會(America Cancer Society)等多個機構合作的「容光煥發,心情更好」(Look Good Feel Better)計劃也指出,適度打扮能增加癌友信心,有助抗癌。

謝採倪說:「這代表妳沒有因爲生病被剝奪了什麼,還是照舊過日子。」有些人認爲,生病後更要回歸自然、擁抱自己。但兩者並不衝突,只要找到最舒適的打扮,就是好方法。

謝採倪建議癌友把握穿搭三原則,抗癌期間也能感到舒適且維持好氣色

1.素色服飾是安全牌:挑選不同剪裁的素色服飾,又以黑色最易搭配各種造型。 2.配件轉換風格:不同的假髮帽子,可打造不同風格。鮑伯頭是甜美少女形象、鴨舌帽走嘻哈風等。謝採倪說,夏天天氣熱,假髮透氣不易,就儘量只戴帽子,配上中性打扮。 3.妝容從簡:化妝前先確認皮膚是否因療程變敏感,儘量淡妝。另外,眉毛容易因爲治療而脫落,謝採倪建議可用眉筆勾出輪廓、淺色眼影塗滿就好。

不過,怎樣才叫做擁抱自己?也許所謂的「自己」,是會隨着際遇改變的身分。謝採倪說最好的心態是:好好把握光頭的這段時間。

這話乍聽讓人疑惑,誰想珍惜自己光頭的時間?

「妳要當自己是一個會呼吸的『發架』。以前我非常珍惜自己的寶貝頭髮,不敢亂做文章,但當妳光頭、必須戴假髮的時候,反而有很多選擇,妳是更自由的。可以趁機嘗試不同風格,去想像未來痊癒、長出頭髮後,妳想變什麼樣子。」

她興奮展示手機裡的照片:帥氣黑短髮三七分、浪漫的棕色波浪卷、俏麗的鮑伯頭......「妳看這張,配金色假髮才能這麼『ㄎㄧㄤ』。我的人生到現在還沒這麼ㄎ一ㄤ過。」或許從罹癌開始,謝採倪體認到每個當下,都是獨一無二的學習。

(謝採倪運用黑色服飾、中性妝容,度過化療的短髮時期。圖片來源:謝採倪提供)

「最近的龐克造型是我故意梳上去的。因爲我的頭髮已經慢慢長到耳朵的長度了。」如今,謝採倪的病情已穩定下來,只要定期回診、吃口服化療藥,就能迴歸正常生活。

27歲的女孩人生還很漫長。治療告一段落,未來在眼前仍不斷延展,像她的髮絲,一點一滴留長。

抗癌與美麗,兩者並非水火不容。她開玩笑說,生病後化妝技術反而變得更好。謝採倪憑藉一支眉筆、一頂假髮,梳畫心中千千結,找到對抗癌細胞的動力。

延伸閱讀:

22歲血癌女神:別對我說加油,不如說個笑話吧

探病送禮,你帶對東西了嗎?

野餐市集、健走、各式手做課程...11/18康健活節-邀您一起感受最純粹的快樂

骨肉截肢少女柯菲比:能燦爛的日子 我就不會白過

專訪》抗癌十年不復發 廚神樑瓊白 最想分享8個字

※本文由《康健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點此查看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