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2年籠罩疫情下 奇美醫推估近1萬2000人未癌篩

吳姓婦人(右二)7年前透過癌篩確診大腸癌第3期,她今天也特別獻花感謝奇美醫學中心醫療團隊。(曹婷婷攝)

癌症連續蟬聯國人十大死因第1名長達39年,連續2年受疫情影響,奇美醫學中心癌症中心主任馮盈勳說,推估各類篩檢人數減少約1萬2000人,以各項篩檢檢出率推算,約200多名癌前病變或罹癌者未能發現,恐錯過黃金治療期,呼籲民衆「防疫不忘防癌」!

馮盈勳指出,2020年至2021年間,民衆受疫情影響,減少出入公共場所和非必要緊急性醫療,癌症篩檢人數大幅減少,跟2019年相比,奇美醫學中心2020年大腸癌篩檢人數減少3216人,口腔癌篩檢減少706人,乳癌篩檢減少953人,子宮頸癌減少1297人,總共減少6172人次,下滑16.3%。

去年5月19日政府宣佈三級警戒至7月27日降爲二級警戒期間,甚至僅有2130人次進行癌症篩檢;後續奇美醫學中心透過宣導及加強提示,截至12月底,共計篩檢3萬1823人次,奇美醫學中心推估,2年間符合篩檢資格者約將近1萬2000人未進行癌症篩檢。

以奇美醫學中心大腸癌篩檢情形爲例,推估2年約減少6500人執行糞便潛血檢查,以近3年癌前病變或癌症的檢出率(Case Yield)約3.35%,推估恐約有218人爲癌前病變或罹癌而未能發現,後續對於個案本身和其家庭都將是沉重的負荷。

奇美醫學中心雖然持續維持超過8成以上的確診率,但疫情之下,個管師在追蹤過程中,的確增加許多困難度,民衆多以疫情嚴峻減少醫院進出爲由,希望待疫情和緩後再進行確診,導致確診時間延長。 奇美醫學中心針對歷年罹癌病人進行分析發現,未有症狀時進行篩檢而發現癌症,存活率高出許多,相對證實若早期發現早期確診並治療,其5年存活率也愈高。

奇美醫學中心全面推廣4大癌症篩檢服務,包含大腸癌、口腔癌、乳癌及子宮頸癌等,從2015年至2020年,四癌篩檢人次已超過17萬6829人次,其中發現3726位癌前病變或罹癌個案。奇美醫也因此連續2年獲國健署「乳癌篩檢效率王」醫學中心第一名及「疑癌追緝王」三癌醫學中心第一名。

這些癌症病友中,有許多人是未接受癌症篩檢的個案,篩檢前雖未有明顯症狀,但因主動篩檢最後確認爲罹癌病人。馮盈勳說,許多癌友沒明顯症狀,這也是奇美積極推動高風險族羣篩檢原因。

一名58歲吳姓婦人過去從未做過大腸癌篩,7年前接受奇美醫學中心個管師宣導後做檢查,竟確診大腸癌第3期,接受長達近7年治療,病情穩定,25日也現身分享心路歷程。